跳转到正文内容

莫名被冠名出书 名主持杨澜诉诸法院求索赔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0日10:04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8月10日消息(记者孙莹)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今天(10日)上午正在北京朝阳法院开庭审理的知名主持人杨澜状告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作者李文静侵权,索赔60万的诉讼,《杨澜给女人24堂幸福课》这本书到底是否构成侵权?双方如何看待名人“被出书”的现象?

  这本书是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女性人生哲学类的通俗读物,作者为李文静。在封面、页面中有一些杨澜的肖像照片,通篇贯穿杨澜的经历、经验,在表述形式上多为“杨澜认为:……”“杨澜说:……”这样的内容。杨澜起诉说,事实上,李文静在创作该书的过程中,从未对杨澜本人进行过任何形式的采访,也未就该书的内容向杨澜进行确认,未取得任何形式的授权。书中涉及杨澜的婚姻家庭、个人情感、事业成就等诸多方面,并大量引用不属于杨澜观点和作品以及重新拼接的事实片段,使消费者误以为是原告观点,严重侵害了姓名权。有网友看书后也作出了不好的评价。

  杨澜认为,出版社及作者通过这样的手段,强行将侵权作品与杨澜之间建立联系,使公众误以为这一联系的存在,以实现其违法获利的目的。并指出被告在收到杨澜的律师函后,以虚假承诺的手段答复停止销售后,仍继续扩大侵害后果,追求获利,导致侵权书籍销售至今。主观恶意明确,行为恶劣,侵权后果和影响严重。

  杨澜以侵害肖像权、姓名权为由要求被告停止一切侵权行为,包括通过各种渠道销售此书,并公开道歉,连带赔偿经济损失、精神损害抚慰金共60万元。

  出版社和李文静均否认侵权存在。署名是李文静编著,不会引起读者误解。书的内容是展现一个成功女孩的成长历程,引用言论均为杨澜公开场合言论,内容积极,没有侵权。第三,被告在接到律师函后发出了停止销售的通知,并与杨澜和代理人积极沟通。

  李文静的答辩意见是,作品是李文静独自编撰完成,写书的目的是基于作者对杨澜的喜爱甚至崇拜,目的是引导公众积极上进,书中引用了很多名人的言论,其中有54处提到了杨澜,提供言论出处是作者的法定义务,被告不得不提到杨澜的名字。李文静确实没有见过杨澜,但是这不是采访实录,不需要见到原告。使用的杨澜照片是从网上购买的,使用过程存在瑕疵,但不构成侵权。

  目前法庭调查正在进行。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