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官员又爆雷语又赖“外聘人员”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0日15:18  金羊网-羊城晚报

  

官员又爆雷语又赖“外聘人员”
官员又爆雷语又赖“外聘人员”
湖南某县官网显示李让恒是教育厅新闻中心主任

  围观

  湖南中医药大学被爆在“专升本”中向学生收取1万元捐资助学费,该省教育厅新闻中心李让恒面对记者提问,竟反问“这个事很重要吗?很大的新闻吗?”事后,教育厅查实确有违规收费,并称“李让恒并不是教育厅干部,也不是新闻中心主任,而是新闻中心外聘人员”。———中国广播网

  A

  外聘人员为何“高调”当官五六年

  近年出现一个常见现象,那就是“临时工”、“非编人员”成了替罪羊。比如执法中打人了,或者发生安全事故了,当事单位往往就说责任人员是“临时工”———这与湖南省教育厅所说的“外聘人员”如出一辙。

  这位李让恒的“湖南省教育厅新闻中心主任”真是冒充的吗?在百度检索发现,他有两个身份:一是中国教育报的记者,另一个就是湖南省教育厅新闻中心主任———2005年底,岳阳工业技术学院的网站有一则《湖南省教育厅教育新闻中心副主任李让恒来我院参观》的报道;2010年10月,蓝山县政府网站上也有一则《县委书记接受省教育厅新闻中心主任李让恒专访》的报道。从“副主任”到“主任”,时间跨度至少有五六年,而且上述报道也都是公开的,若李让恒并非“新闻中心主任”,为何该省教育厅一直不“打假”呢?

  也许李让恒确实不是教育厅编制内的干部,但既然聘他为新闻中心主任,并以此身份接受采访,他的发言就代表了教育厅,岂能以“外聘人员”来推脱? ·盛大林·

  B

  推责比雷语更可怕

  王琦:把责任推给“外聘人员”,潜台词仍是“不算大事”。这比“不算大事”的雷语本身更可怕。

  张楠之:当记者就学校乱收费采访教育部门时,接受采访的竟然是位“外聘人员”,这到底是记者的业务水平有问题,还是新闻中心的管理有问题?

  志灵:目前公务人员缺乏有效的淘汰机制,一个正式工作人员只要不犯原则错误,基本不愁丢掉饭碗,而外聘人员则不同,若表现不好很易丢饭碗,从这意义说,反倒是外聘人员更加谨言慎行。外聘人员只要在岗位上,其行为就是职务行为,雇主应对雇员职务内的不当行为承担责任,这是法治社会的常识。

  苑广阔:若发出这种言论的不是“外聘人员”,而就是教育厅的正式干部,那么教育厅会不会说,这种言论只代表他的个人看法,与教育厅无关。

  C

  教育厅教人说谎?

  @小花狗不见啦:俺们的机构里咋就那么多的外聘人员、临时工呢?

  @wfbd:“临时工”有新马甲!汉语真是博大精深!

  @丝路:外聘人员怎么会接受采访?他的管理者是谁?是谁让他回答提问的?

  @公证:难道教育厅要教育我们的下一代都说假话吗?请记者点说假话官员的名字!

  @guanchenren:又是外聘人员这种老招数,麻烦你们想点新鲜的骗骗大家吧。

  @蜀黍:还得表扬一下铁道部,他们毕竟没说调度司机都是临时工。

  @swjtuxie:花那么多钱养那么多公务员,看来人手还是不够啊……

  @蓬蒿人:外聘也是聘,不能出事了就一推了之。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