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取证困难,性骚扰不好防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0日15:18  金羊网-羊城晚报

  

取证困难,性骚扰不好防
CFP供图

  羊城晚报记者 林泓

  十年内消除女童辍学现象,养老服务覆盖率达到90%以上,增加女厕所数量,首次提出防止性骚扰……日前,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提出了一系列令人期待的目标和措施。

  两相比较,十年前的《纲要》侧重改善妇女生存环境,新《纲要》更注重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尽管如此,新《纲要》也有一些不足之处,譬如回避了女童入园率指标,对包括防止性骚扰在内的要求缺乏相应的措施指引。

  首次提出防止“性骚扰”

  近年来,性骚扰尤其是职场性骚扰,一直是个热门话题。新《纲要》首次提出“建立健全预防和制止性骚扰的法规和工作机制,加大对性骚扰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强调,“用人单位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工作场所的性骚扰”。

  “这一要求的实操性并不强。” 广东省妇联法律服务中心律师、广东省妇女维权与信息服务站副站长王飙尘告诉记者,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关于性骚扰的明确定义。碍于面子和工作的原因,大多数女性在遭遇性骚扰时都会选择沉默。“性骚扰现象其实很普遍,但是省妇联近几年接到的求助却为零。”

  用人单位在工作场所建反骚扰设施,如减少空间间隔提高透明度、安装电子监控设备,是否就能防止性骚扰?“员工普遍认为这样做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抵制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 王飙尘说。

  王飙尘还指出,“性骚扰”概念缘于国外,强调的是女性主观的不舒适感。“我国法律是以事实证据为依据进行处罚而非个人感受。可是性骚扰的取证相当困难,使得这方面的诉讼屈指可数,能胜诉的更是凤毛麟角。”

  男女厕比例有“国家要求”

  男厕空空荡荡,女厕大排长龙,这是城市人经常会遇到的尴尬。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女性的如厕时间平均为男性的2.3倍。继去年12月珠海市就提高女厕所数量率先在全国立法,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的相关提案近日也获得通过,市城管委拟将男女厕位比例1∶1.5作为强制性执行条款纳入《广州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

  新《纲要》从国家层面对男女厕所比例提出要求,“在场馆、商场等公共场所的建设规划中,从性别视角进行公共厕所的男女使用需求和效率的分析研究,充分考虑妇女生理特点,确定合理的男女厕位比例。”“这是国家针对女性如厕特殊性提出的要求,是男女平等这一原则的体现,也是一种与国际接轨的做法。” 广东省妇儿工委办公室主任王远芳说。

  首次提出保障学前教育

  记者注意到,在旧《纲要》中,只强调了对学龄儿童、初高中女性和成年妇女受教育权实施保障。而新《纲要》则首次提出女童在学前教育方面应享有平等的权利,并提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0%”的要求。

  王远芳告诉记者,截至2010年,广东省在园幼儿277.23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班)率达82.57%,珠江三角洲和城市市区(含县城)已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农村已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这意味着广东提前10年达标,并远远超过了这一目标。

  此外,新《纲要》还特别强调,到2020年,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要达到95%,女童平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消除女童辍学现象。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