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别让莘庄再现“徐家汇式”拥堵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0日15:32  新民晚报

  莘庄地区的交通枢纽综合改造工程近日启动,同时开启的还有轨交上盖商业楼的大规模开发。这个巨大的上盖式建筑,被称为我国大陆首座“空中之城”。未来莘庄将成为一个全新的城市副中心。对此,政协委员却有忧虑:大规模的商业开发必将吸引大批客流,应当尽早规划交通建设,避免再现“徐家汇式”拥堵。

  商业区域不亚于徐家汇

  今年6月,莘庄龙之梦店开业,随着客流涌入,原本较为通畅的莘建东路,已开始出现堵车现象。据统计,未来莘庄地区的商业体量将达到66万平方米,包括友谊南方商城(14.4万平方米)、莘庄仲盛(28.5万平方米)、绿地新南路(4万平方米)、莘庄龙之梦(5万平方米)、地铁上盖综合商业(12万-14万平方米),商业区域总体量不亚于目前的徐家汇。此外,5号线的开通,也令莘庄的客流量大大增加。

  交通堵塞瓶颈谁来解决

  对此,市政协委员、上海磁浮交通有限公司运行部总经理黄天印有些担忧。他认为,莘庄交通枢纽改造工程,也许能改善或缓和轨交周边的交通压力,给市民甚至长三角游客带来方便,但并不能缓解整个莘庄地区的交通压力,起不到“排堵”作用。

  黄天印认为,在规划城市副中心时,要有总体和超前意识,必须由市级层面牵头,单靠区政府无法解决问题。比如莘庄西侧的新闵别墅区,位于闵行、松江交界处,附近的交通要道——莘松路隧道只有来回两车道,迟迟未拓宽,成为该地区交通堵塞的瓶颈。曾有人提出,将两车道拓宽为四车道,或建造莘松路高架,为交通减压。但由于两区在财政投入上有分歧,迟迟无法达成一致,导致方案被否决。去年,莘松路隧道拓宽工程启动,不过有人提出,该地区的路不仅堵在隧道,而且还堵在康城,扩大隧道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要吸取徐家汇拥堵教训

  被寄望成为第二个徐家汇商圈的莘庄地区,在发展繁荣的同时,首先要吸取徐家汇交通拥堵的教训。黄天印指出,徐家汇已经“定型”,无法实行大规模改建,虽然近几届徐汇区政府都曾制定过改造方案,试图改善交通状况,但最终效果一般,主要是因为对徐家汇“伤筋动骨”的代价太大。和莘庄同处市区外围的七宝商圈,也开始面临商圈定型、无法施展拳脚改善交通的窘境。

  目前莘庄商业开发处于初始阶段,仍有改造余地,政府应未雨绸缪,提前规划交通设施建设和商业规模之间的关系。

  首席记者潘高峰通讯员刘子烨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