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天宫一号”发射倒计时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0日15:40  北京晚报

  本报讯(记者蔡文清)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部门获悉,备受瞩目的“天宫一号”已进入发射倒计时,它的发射意味着中国航天向载人空间站时代迈出了一大步。

  中国航天集结号在这个夏季再次吹响,7月23日,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顺利运抵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与先期抵达的“天宫一号”会合,执行本次飞行任务的各大系统参试人员陆续就位,现在发射前各项任务进展顺利。

  曾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副主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原副总指挥的张建启介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分为三步走:一是航天员上天;二是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实现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并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三是建立永久性空间站。此次即将发射的“天宫一号”就是在完成第二步的后续任务,并为完成第三步战略目标打下基础。“天宫一号”之后,将发射“神八”、“神九”、“神十”与之对接,其中“神八”将实现无人对接,而有人对接是在“神九”实施还是“神十”实施,主要看“神八”交会对接是否顺利,只有三次对接成功,第二步战略目标才能全部达到。

  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是“空间交会对接”的成功,而这是举世公认的航天技术瓶颈,在国外载人航天活动早期,航天器在空间交会对接过程中就曾失败,比如俄罗斯“进步M3-4”飞船与“和平”号空间站在对接过程中“相撞”。对于我国的交会对接技术实力,神舟飞船原总设计师戚发轫说,“神舟”系列飞船从“神舟”八号开始有了许多技术改进,成为一种崭新的天地往返飞行器。其中交会对接功能是其最主要的特色,航天员可以根据电视图像操纵飞船,使其紧跟目标飞行器。

  据介绍,“空间交会对接”的原理是通过轨道参数的协调,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航天器在同一时间到达太空同一位置,然后再通过专门的对接机构将其连为一个整体。交会对接根据航天员介入的程度和智能控制水平可分为手控、遥控和自主3种方式。具体的方法一般是先将目标飞行器发射入轨并精确测定其运行轨道,当其飞经待发飞行器发射场上空时,通过择机发射使后者与前者运行在相同的轨道上,并且将距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随后再依靠飞行器本身的机动能力让两者逐渐连为一体。

  背景

  天宫一号

  即将发射的“天宫一号” 是我国首个空间实验室雏形,重8吨,主体为短粗的圆柱形,直径比神舟飞船更大,前后各有一个对接口,采用两舱构型,分别为实验舱和资源舱。实验舱由密封的前锥段、柱段和后锥段组成,实验舱前端安装一个对接机构,以及交会对接测量和通信设备,用于支持与飞船实现交会对接。资源舱为轨道机动提供动力,为飞行提供能源。“天宫一号”的设计使用周期为两年。J177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