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粤字001号”遗迹终究未留住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0日16:24  南方都市报

  

“粤字001号”遗迹终究未留住

  

“粤字001号”遗迹终究未留住
昨日,太平手袋厂原址上的商品房项目正火热施工中。

  

“粤字001号”遗迹终究未留住
2007年,未完全拆除的太平手袋厂旧址。南都资料图

  热闻快读

  明年,位于虎门镇解放路的太平手袋厂旧址将屹立起两栋商品房。在这里,太平手袋厂作为“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的踪迹将难以寻觅到。此前,太平手袋厂拆迁曾引发全城热议,市委书记刘志庚也做出批示,曾经官方计划在旧址建设“三来一补”陈列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商业热潮之下,最终还是将被两栋普通的商品房取代。

  这两栋商品房目前地基已经基本完工,但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建设抽取地下水,导致周边不少民居出现墙裂、下沉、倾斜等现象,引起居民强烈不满。

  投诉

  工地施工致民居地陷

  太平手袋厂旧址位于虎门镇解放路。目前已经被高高围起,这里将建成一个名叫“海鸿银居”的商品房小区,现在里面一个大坑,钢筋林立,地基部分基本完工。而从5月份开始,大家发现,工地周边约50米以内的不少民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沉、墙裂等现象。

  墙壁裂缝可塞拳头

  王锐坚住在人民南路一巷5号,他的房子三层楼的墙壁上,至少有数十条大小不同的裂痕,最宽的有一两厘米。看着那些裂痕,“人走在楼上,脚都是软的,很担心会倒塌。”

  他隔壁的房子,更是整体下沉了一二十厘米,屋外原本平坦的路面,出现裂缝,形成落差。相比之下,人民南路9号民居的屋内的一面墙壁上,更是出现了一条长五六米、宽近10厘米的裂缝,可以塞进拳头。

  南都记者了解到,这些现象都是最近两三个月才开始明显起来。出现墙壁裂缝、下沉、倾斜的房屋大约有三十户,这些房子大多都已经有一二十年的历史了。

  对于房子出现的这些问题,居民都认为是由于“海鸿银居”施工挖取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所致。王锐坚已经住了二十年,但看着裂痕越来越多,担心房子倒塌,不得不从今年6月份让父母搬回老家农村。

  经过多次反映后,“海鸿银居”开发商给他加固了一下房子。比如在一楼,用四根粗钢管加上木头横梁把一楼的天花板顶住,“这些简单处理,我们肯定还是不敢住的。”王锐坚说。

  据了解,周边已经有七八户居民担心房子出事,最近已经搬走。

  虎门城建办已介入

  昨天下午,虎门城建办的工作人员介绍,早在6月份他们接到投诉后就介入了调查。认为王锐坚投诉的“海鸿银居施工导致住宅出现开裂下沉”的情况基本属实,并且要求施工单位为受影响的居民协商解决。

  该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施工方承诺对房屋结构做好沉降观察,并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案,一是等地基建设完工后,对所有受影响的房屋进行一次性修复。二是按照目前的市面地价,收回地皮。

  王锐坚说,把房子卖掉的做法大家也不接受,“卖掉了,现在虎门房价这么贵,连个厕所都买不起。”昨天,对于王锐坚的要求,开发商一位负责人回应说,公司方面还在研究,没有正式回复,让他再等等。虎门城建办的工作人员说,假如双方协商不成,那只能走法律渠道。

  现状

  搁置三年商品房取代陈列馆

  太平手袋厂作为全国首家“三来一补企业”,掀起了东莞随后的引进外资热潮,推动了改革开放的脚步,其重大的历史价值毋庸置疑。4年前,因为拆掉太平手袋厂引发全城热议,市委书记刘志庚也做出批示,曾经官方计划在旧址建设“三来一补”陈列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商业热潮之下,最终还是将被两栋普通的商品房取代。

  拆迁前 去与留的激辩

  太平手袋厂是广东省投产最早的一家对外加工企业。1978年9月中旬,东莞开始经营“三来一补”业务。15日,获得中国工商总局颁发的第一个牌照、编号为“粤字001”的“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正式落户虎门。

  太平手袋厂作为当年风光无限的“粤字001号”,虽然早在1996年倒闭,但由于它身上无可取代的历史标签,从未被遗忘。2007年5月,当得知太平手袋厂旧址上空置已久的破厂房被拆除时,经媒体报道后,舆论沸腾了。

  2007年5月28日,当媒体关注到被拆一事时,太平手袋厂的附属厂房已经拆掉了一半。这时大家才注意到,隶属于原东莞市二轻工业集团公司的太平手袋厂所在地已经在不久前被市国土部门拍卖,拍到这块地皮的开发商将在此建造商品房出售。

  南都随后连续数天进行了大篇幅报道,当时东莞数十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通过南都建议太平手袋厂缓拆,称“(太平)手袋厂历史价值无可估量”。后来,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东莞副市长江凌对缓拆事宜均作了批示,要求东莞市文广新局、虎门镇研究处理。

  争议中 旧址搁置三年

  当时虎门镇政府给出的回复说,太平手袋厂的权属自始至终都属于东莞市二轻局,虎门镇政府无权干涉其拍卖或者用于其他用途。东莞市文广新局收到批示后对旧址进行了调研,认为太平手袋厂最初的厂房在上世纪90年代初曾发生火灾,现被拆厂房系火灾烧毁后重建,且上世纪80年代及之前的设备、产品等资料均已不存。现有建筑是后来重建的,所以其不具备成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条件。

  在争议声中,太平手袋厂的厂房在2007年6月底被拆光。文广新局当时称,太平手袋厂原址或将建立陈列馆,以展出相关资料和实物。

  随后的三年,由于对旧址开放存在争议,地块从2007年6月起就一直被搁置。但是关于陈列馆的建设却一直没有着落。

  “因为地块已经拍卖给开发商,政府不好干涉。”说起在旧址建陈列馆,虎门宣传办一位负责人昨天说。一直以来,虎门镇政府都持此态度。而文广新局则一直认为筹建具体事宜归虎门镇政府管。

  喧嚣后 商品房明年建成

  现在,在手袋厂旧址,已经看不到任何太平手袋厂的痕迹了。只是一个施工工地,工人们在嘈杂的机器轰鸣中忙碌着,他们或许不知道这里曾经的辉煌,只是埋头作业,就像当年手袋厂的工人一样。

  周边的居民回忆说,工地2007年停工以后,大约在去年下半年开始恢复施工。昨天,南都记者在施工单位办公室看到的建筑工程许可证显示,该工程由德盛建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名叫“海鸿银居”,包括一座两栋24层的楼房。合同开工日期为2010年6月10日,建设规模为41989.96平方米,合同竣工时间是2012年5月10日。

  目前工地已经基本完成地基建设,已经开始建设楼房主体结构了。在旧址建设陈列馆的设想终究没有实现,取而代之的是商品房。当谈及这一点时,虎门政府一位官员说,地是开发商的,他们要建,政府干预不了。“不过,之前也不是没有办法,假如当时政府建陈列馆的的决心很大,也可以回购地块的。”

  政府至今没有这么做。如果施工顺利,两栋商品房明年就将崭新亮相,由于处在虎门偏中心的位置,将有一个不错的房价。只是当大家路过时,可能不会再想起这里曾经有一个太平手袋厂了。

  地是开发商的,他们要建,政府干预不了。不过,之前也不是没有办法,假如当时政府建陈列馆的的决心很大,也可以回购地块的。

  ———虎门政府一位官员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李星星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