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体验青岛温度变化 城阳气温比太平角高出10℃

  

体验青岛温度变化城阳气温比太平角高出10℃

  

体验青岛温度变化城阳气温比太平角高出10℃

  青岛向来以避暑胜地著称,不过每年立秋之后,岛城总会出现半个多月的高温闷热天气 ,也被青岛市民形象地称为“秋老虎”。“秋老虎”能让气温攀升到多高?岛城各个区域的温度又有何差别?青岛最炎热与最清凉的地方能有多大的温差?8月10日,记者手持温度计对岛城多个地点进行了测量 ,在青岛钢铁厂的车间里,工人工作的温度能达到50℃以上 ,而在龙山地下商城内,业主们则需要进店就穿上长衣长裤保暖。

  A 室外体验

  冰糕五分钟就化成了水

  8月10日下午一点,即墨。天气又闷又热,一到户外就觉得有点喘不过气来。在路上走了十分钟左右,后背已经湿透了,汗顺着脸颊不断往下淌。大街上寥寥几个人,一般都靠着树荫走,女士们人人撑伞,偶尔还能见到光着膀子的男士。在超市,记者遇见了来自西安的宋女士,她告诉记者:“女儿在即墨上班,我放假过来看看她。原本以为即墨跟青岛一样能凉快些,没想到比我们那里还热。随便一活动就出一身汗,本来准备长住些日子,这天气实在受不了,让女儿给我订了后天回家的机票。”

  采访其他市民记者了解到 ,炎热的天气使人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高招”。“前几天就够热了,没想到今天有点阴反而更热。宿舍没空调呆不住,我就在单位里多呆一会儿,最近基本上每天晚上十点左右才回家,冲个澡赶紧睡觉。”在文化路一家单位工作的王小姐告诉记者。市民郑先生则说:“晚上家里更闷,外面反而比家里强些。我们就在外面吃烧烤、喝啤酒,多少能吹点风。一到晚上,几乎每个烧烤摊都坐满了人。”“每天下午,我们社区的老年人就从各家各户出来了,在小区的树荫底下坐着乘凉、打扑克,总比在家跟老伴一起摇扇子强。”62岁的张大妈说。

  记者拿着温度计来到文化路,上面的数字是32.1℃。买根雪糕放在地上,表面很快“出了汗”,随后眼看着冰糕越来越软,五分钟后,基本上成了一滩水。再把温度计放到地上一测,数字很快蹿到了40.7℃。

  八大关景区

  海风吹拂,温度适宜

  8月10日中午12点多,记者赶往八大关景区,在去公交车站的路上,记者感觉到天气有点闷热,走了没一会身上就已经出了汗。公交车站等车的人额头上也全是汗。记者在台东购买了温度计,路上拿出来一测,上面显示的实时温度是35℃,但因为台东的人流和车辆很多,所以记者感到实际温度应该还要高。

  随后记者来到了八大关景区,一下车记者便感到海风扑面,凉快了很多。在去海边的路上要穿过一个很大的公园,由于公园里栽种的树木很多,而且都长得很茂盛,又加之离海边近,所以这边温度要相对低一些。记者看了一下温度计,上面显示的实时温度是33℃。

  最后记者来到海边,此时已是下午接近两点钟了,记者看到海边挤满了游客。在离海较远的沙滩上,记者还是觉得有一点热,不一会额头上就出了汗,但是当来到离海较近的地方时明显觉得要凉快很多。记者拿出温度计测量了一下,看到温度计上显示的是33℃,过一会后,温度最低下降到了29℃。

  记者看到海边的游客选择纳凉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大部分游客会下到海里游泳,或者乘坐摩托艇和脚踏船,但也有一部分游客选择近海的地方在租来的太阳伞底下乘凉。记者还看到有的小孩在家长的帮助下,直接从海里提水上来冲凉,而吃着雪糕的游客更是随处可见。

  测量温度时,记者同样买了一根雪糕进行测试,发现一整根雪糕在自然状态下全部融化掉用了大约十八分钟。

  B 室内体验

  地点一:青岛钢铁厂

  车间操作区温度高达50℃

  室外温度高达30℃以上,许多市民就已经汗流浃背,然而,钢铁厂的炼钢车间内温度可远远不止这样“舒适”,整个车间内温度维持在40℃左右,操作区域温度更是超过了50℃,甚至能达到70℃。

  8月10日下午1点钟,记者来到了青岛钢铁集团,此时室外的温度已经达到了33℃,强烈的阳光照射让人有些不舒服。记者刚刚迈进第一炼钢厂的连铸车间内,一股热浪扑面而来,记者看到,车间内堆放着一些刚刚切割开的钢材,钢材上方散发着热气。进入车间两分钟后记者观察手里的温度计,车间的温度达到了37℃左右。

  记者继续靠近一号连铸机,距离烧热的钢材有四五米远的距离,此时记者浑身上下都是被炙烤的感觉,汗水也迅速浸透了衣服,高温之下让人有些喘不动气。记者时刻观察着手中的温度计,只见红色水银柱不断攀升,仅一分钟的时间里,水银柱就已经飙升到了50℃,而记者所买的温度计最高刻度也只有50℃ 。由于周围的温度太高,在到达50℃时水银柱仍继续攀升超过了最高刻度,担心温度计持续上升超出温度范围,记者只好退后。“那些钢材的温度大约能有800℃,咱们站的区域温度已经很高了,但工人们工作时的温度还要高。”青岛钢铁集团第一炼钢厂副主任孙树立对记者说。

  “我们车间里还有一个区域温度更高。”孙副主任说,车间炼钢作业区温度也相当惊人。记者来到炼钢车间时,一台炼钢熔炉正在准备倾倒融化的钢水,记者远远地看到,熔炉内的钢水亮得有些刺眼,倾倒过程不时溅出火花。由于倾倒时作业区内不允许进入,只有一名工人站在熔炉十米开外的位置进行指挥,记者手中的温度计刻度达到了四十多摄氏度。

  抗高温,工人一天要喝8斤水

  室外超过30℃,许多市民就已经难以忍受了,那么高温之下的钢铁工人如何抵抗高温呢?他们的工作状态又是什么样子?记者在一号连铸机旁看到,一台小桌子上放着水杯和水壶,两名工人在切割完钢材后来到桌前猛喝了几口水,脸颊上全是汗珠。操作机器的于师傅告诉记者,车间里高温中暑的情况时有发生,“我们每天工作八个小时,其中得有五六个小时是在五十多摄氏度的环境里工作,太热了就得使劲喝水,那种烧水的水壶我一天就能喝两大壶,得喝8斤水吧。”

  记者留意到,虽然工人满脸是汗,但衣服上却没有过多的汗渍,孙副主任表示,并非工人身上不出汗,而是所穿衣服有三层,“这身衣服很厚,一共有三层,包括帆布、防水呢和棉内衬,其中这层帆布相当于普通布的五层厚,起到防火的作用。这样的一套厚衣服穿身上,有多热可想而知。但是为了安全起见,所有高温作业的工人必须穿这套衣服。”

  采访时,一名工人掀开厚厚的裤腿,最里层已经被汗水浸泡透了,后背也隐约渗透出了汗渍。孙副主任告诉记者,车间内实行四班倒的工作制度,一班工作八小时,每一班工人在下班之后都要去澡堂洗澡。孙副主任表示,炼钢车间的高温区域安装了高瓦数的风扇,同时还采用冰块降温、休息区安装空调,以及给工人发放矿泉水、雪糕等来帮助工人抵御高温。

  地点二:龙山地下商城

  大热天业主们穿着长袖

  体验完了高温,记者又来到了龙山地下商城,作为以前的一条防空洞,龙山地下商城也成为了岛城著名的人防工程和纳凉避暑点。下午2点30分,正当一些外地游客躲在路边的树荫下乘凉擦汗时,许多了解地形的游客和市民纷纷拥入了龙山地下商城。记者迈入商城的那一刻,一丝凉意迎面而来,当记者沿着地势继续向商城内部走去,温度也开始越来越低。

  走了近二百米,记者因穿着短裤,腿部开始感受到了一种阴冷,先前还满头大汗的记者感觉到了凉爽,就如同进入了一间开着空调的房间。因开辟为纳凉点,商城内的一些坐椅上不时有市民坐下休息,当记者走到商城的尽头时,明显感觉出了温度的骤变,手中的温度计温度降至了22℃。炎炎夏日当中,这一温度甚至让人感觉到了不适应。

  记者在龙山商城看到了有意思的一个场景,前来购物的市民身穿短衣短裤,但各家店铺的业主们却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有的女业主穿着两件长袖衣服,甚至还有人身穿棉服。一位女业主说:“初来这里面感觉很凉快,待时间长了就受不了了,这里太冷了。”业主们说。

  地点三:医院消毒供应室

  常年30℃以上,一次最多能待2小时

  头顶着30℃的高温徒步采访,记者被这个“大蒸笼”热得有点心烦气躁。“我们一年365天天天生活在这种环境中,都习惯了。”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消毒供应室负责人王萍说这话时,记者就站在她所说的环境中:热、憋,温度计上的指针指向了34℃ ,过一会高压灭菌器的门打开还得更热。

  消毒供应室,不大的面积却承担着全医院所有科室的手术器械用具、检查器械的消毒工作 ,未达到标准的器械绝对不能使用。而为了彻底消毒,按照规定,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必须在上百摄氏度高温下灭菌消毒。跟随着王萍的脚步,推开消毒供应室门的一刹那,一股热浪明显扑过来。

  三十平方米的房间里摆着两台诺大的高压真空灭菌器,需要消毒的医疗器械都在里面,上面显示温度为:134℃,旁边贴着四个醒目的字眼:小心烫伤!王萍告诉记者:“单单这个灭菌器的门就有50℃,用手碰一下就会烫手。”尽管为了降温医院给配备了大功率空调 ,但在这样的环境中根本起不到明显的降温效果。

  30℃以上是这里的正常温度、戴着口罩也会经常湿透……记者在这里待了十几分钟,浑身憋得不舒服,王萍也说:“我们也不是整天在里面,一般一次待的时间不能超过2个小时。”

  灭菌器的门终于打开,医护人员戴着厚厚的手套将器具拉出来,“现在还不能动,等器具稍微降温后再处理。”王萍说。待在30℃以上又热又憋的消毒供应室没多会儿,记者实在憋不住了,打开门走进空调屋,大喘几口气,忍不住感叹:“哇,真舒服啊 !”而里面,王萍和医护人员还在继续忙活着,不管冬天还是夏天,这里的温度都很高,她们天天都在战高温。记者 宫岩

  ◎数据

  郊区比市区高近10℃

  “根据气象数据,青岛的最高温出现在2002年7月15日,胶南的温度达到了41℃。”8月10日上午,市气象局气候科科长李德萍介绍说。听到这个数字,的确让人感到有点惊人,41℃的高温伤不起,最近这段时间的桑拿天也着实让人很难受。查看8月10日市气象台分布在全市各站点的温度数据,市区各站基本上都在30℃以下,最凉快的是太平角,只有24.9℃;而郊区除了胶南,都在30℃以上,城阳世纪公园甚至达到了33.8℃。

  统计当日各站最高温,悬殊更大。太平角最高也只到25.4℃,城阳却一度飙升到了35.1℃,两站相差近10℃。“市区由于海洋调节,气温比较低且较平稳;郊区离海远,所以温度升得高,昼夜温差大。”李科长解释说。

  仅凭数字很难确定温度是否适宜,8月10日,记者亲身感受体验了岛城的多个区域,不仅有室外,还有室内,而室内因环境的不同,温差也有很大的波动,其中青岛热与凉快的地点温度差达到了40℃。

  ◎相关链接

  岛城哪是纳凉胜地快来看这里

  热天哪里凉快?告诉你:是地下!随着温度不断攀升,市人防办根据人防工程冬暖夏凉的自然特点,把龙山地下商业街、中山商城、红酒博物馆、地景大道四处人防工程列为避暑纳凉场所。

  四处纳凉点都制作悬挂了“人防工程纳凉点”标志牌,适当地增设了部分方便桌椅、饮水点等设施,为前来避暑纳凉的市民提供方便。您在免费避暑纳凉的同时,还可以享受购物、休闲、旅游等带来的快乐。

  “梅花”过后岛城蓄水充足了

  8月8日6时至9日6时,青岛市降小到中雨。据青岛市水文局统计,全市平均降水量6.3毫米。受九号台风“梅花”外围影响,自8月7日10时至9日6时,全市共降水18.9毫米。

  截至目前,青岛市2011年共降水370.2毫米,比去年同期降水量少28.4毫米,比历年同期降水量少57毫米。受降雨影响,部分水库进水,截至8月9日6时,本次降雨全市大、中型水库共进水458万立方米,其中,崂山水库进水190万立方米,产芝水库进水130万立方米,北墅水库进水60万立方米。

  记者 纪国亮田歌颖 实习生王玉民(署名除外)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