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们能否要求自己多一份简单的宽容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1日01:54  东方早报

  记者手记

  82路公交车上的一幕,让我想起一则旧闻。

  2003年起,杭州市图书馆开始对全社会免费开放,包括乞丐和拾荒者。这项措施引发了不小争议,图书馆馆长楮树青回应称:“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选择离开。”

  听说,图书馆对拾荒者提出的唯一要求是,看书前先洗洗手。据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每一个入馆的拾荒者都做到了,“免费开放了这么多年,我感觉拾荒者和流浪汉的素质一点都不差。”

  有人评价杭州图书馆的故事时,感慨说:“太阳不会因为乞丐和拾荒者的身份而拒绝给予他们阳光。”

  但82路公交车上的故事,却冰冷地刺痛了每一个善良的人。

  拾废旧物品的老人捡拾了满满几袋矿泉水瓶和废纸,就像他说的,那是满满几袋的“财富”。或许因为开心满足,或许因为天气炎热,他去坐公交车,因为公交车可以刷免费的“敬老卡”,这个细节透露了老人的身份——首先他是一名超过70岁的老人,其次他在上海已经生活了多年。

  他没有想到自己上车后却被年轻后辈们呵斥。年轻后辈的呵斥也许有很多理由,因为老人带的东西太多,因为老人身上有股异味……

  但面对这样的拾荒者,我们已经不能要求更多:他是上海300万老年人中的一员,却不愿为政府和子女添加负担,靠捡东西来养活自己;他买票坐公交;他拒绝了给他让座的人,而是坚持站在车厢里照看东西……我们还能要求他什么?难道就因为他的东西占地方,他身上有味道,我们就应该要求他冒着酷热,提着满满几袋废品步行到目的地吗?

  既然不能再要求拾荒者,那我们能要求自己什么呢?其实也没有太多。

  当我们暂时无法消除社会分配的不公、养老体系的遗漏时,我们是否能要求自己多一份简单的宽容,当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拾荒者在公交、在地铁,在任何一个公民都能出现的地方时,不去驱赶他,而是容忍他的存在,哪怕就那么几站路,就那么几分钟?

  每一棵大树的成长都要接受阳光,也要包容风雨。

  可以让每一个普通市民都尽情绽放微笑的地方,才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城市。

  录入编辑:薛冬霞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