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位求进 共筑保障民生建设的首善之区

  畅通“产销衔接”的就业绿色通道,出台社会保障机制、从传统的“养儿防老”到政府买单提供“退休钱”,看病既可就地就近报销又可就地刷卡……新都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建设为引领,高位求进,树立造福老百姓、改善民生的服务宗旨,大力开展“城乡充分就业、全民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和谐、人才引进引智机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在全面实施统筹城乡一体的民生工程建设中谋求新的突破。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把优质服务贯穿工作的始终,从完善制度建设、提升经办服务能力和社会化管理水平等方面建章立制,搭建与民生同呼吸的服务窗口,重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经办机构惠民利民的公共服务品牌,实现辖区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的目标,充分发挥社会保险作为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和实现社会公平的“调节器”的功能,传递民生关怀,诠释“社会保障无忧、服务民生为先”的深刻内涵,在新都区“共筑田园城市首善之区”中描绘社会保障、民生幸福新画卷……

  共创共享统筹城乡发展成果

  让百姓“劳有所得”

  就业是民生大事,也是人生大事。该局提升亮点、打造特色,依托区就业培训中心,大力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畅通每一个“渠道”,与企业形成“产销衔接”链条;依托区域的产业布局,帮助失地农民致富增收和自主创业;构建多元化就业平台,倾情连接在家门口充分就业的“绿色通道”……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的新都人在这里找到了缩小城乡差别、实现社会公平的“平衡点”。

  据来自该局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7月30日,新都区城镇新增就业3210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规模 192938人;培训农民工5070人;创业培训210人,与其说数据刷新的是成绩,不如说刷新的是新都人的新生活。

  为了让就业这一民生工程与新都的田园城市示范线建设接轨,一直以来,新都区把就业这项民生工程作为连接党和政府与城乡居民之间的桥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建立充分就业的长效机制,为高端产业及产业高端提供适用人才,给辖区下岗工人、失地农民、待业居民寻求到更多的工作岗位,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帮助他们成功走上就业之路。

  据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都区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综合示范带就业“实名制”网络,在全区300户以上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内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并配备了1—2名劳动保障协管员,为农集区内居民提供就业服务。为提升农民就业技能,在农民集中居住区内积极开展“送岗位、送政策、送培训”三送活动,以订单式、定向式培训及“公司+学校培养”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同时,针对不同的年龄层次、文化水平开展套餐式就业服务;针对农集区内年轻人,大力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依托新都区工业东区和家具产业园区两大园区及物流园区吸纳就业,政企携手让失地农民成为技术工人,引导农民从农村向城市过渡,转变其生产、生活方式;该局还针对“4050”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运用社保和岗位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积极协调全区机关事业单位提供后勤非在编公益性岗位。全区86个社区全部实现充分就业,充分就业社区实现率达100%。

  与此同时,新都区在积极推进就业优先工作,组织实施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开展“春风行动”,在全区各街道乡镇送岗下乡,共组织各类免费专场招聘会20场,提供职业介绍服务1万余人次,达成意向性协议4018人。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在为期一周的招聘活动中,签订就业意向人数402人,为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在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并定于每周五为 “企业招聘日”,帮助劳动者与企业实现供需对接、洽谈,将招聘工作常态化。截至7月底,共举办招聘会20场,进场企业315家,达成意向性协议975人。

  按照时间进度,目前新都区示范带上所有街镇、村、社区均建立了标准化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同时通过“成都市统筹城乡劳动保障四维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信息管理系统”搭建网络平台,实现了全市用工资源与信息共享,实现了示范带上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100%全覆盖。

  共筑就业平台,构建和谐新都。新都区不仅完善“三方四家”机制建设,坚持重心下移、广泛推行的创建模式,积极发挥“两网化”建设功能,还建立健全了劳动保障监察管理体系和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明确、跟踪及时”的劳动保障监察全面覆盖和动态监管,一、二级网格达标率达100%。今年5月份,中央电视台对新都区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专题宣传。新都区被评选为省级“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示范城区”,全区13个社区被评选为省、市“和谐劳动关系社区”,石板滩镇被评选为省、市两级“和谐劳动关系镇”,所有镇(街道)均被评选为市级“和谐劳动关系镇”。

  “有了新的职业生涯,才有新的希望”。家住新繁镇某社区的张仪月说。她去年高专毕业,她母亲身患癌症,父亲下岗,通过新都区就业局的帮助在家具产业园区的一家具公司谋到一份专职会计的职位,她的新工作打开了她家新生活的局面。

  实现从制度覆盖向人员覆盖转变的“老有所养”

  民生之本在于民。社会保险制度让退休和失地老人拥有一份基本生活保障,过上惬意无忧的生活。在当今生产、生活方式转型时期,建立起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政府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把更多的公共资源、公共财政用于民生事业、社会建设,惠及千家万户,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

  2010年4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办法》在新都区实施,加上此前建立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制度,新都所有人群都被纳入社会保险范围,标志社会保险从制度向人员参保城乡一体全覆盖。

  近年来,新都区社会建设与民生事业关系更加密切,形成了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城乡居民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和触手可及的实惠。同时还开展网上信访咨询回复,坚持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做到有问必回,回复满意率达到了99%以上。

  新都区基本养老保险不仅确保按时高标准完成目标任务,而且在今年上半年全面刷新成绩,据统计,截至7月底,全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按进度顺利推进,部分工作目标已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其成绩在成都二圈层社保系统中排名靠前。

  为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新都区社保局统筹规划扩面进度和程序,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参尽参、畅通社会保险扩面征交渠道,筑牢民生基石。近日,我们在新都区社保局办理大厅看到,该局苦练内功,内强素质,增设服务窗口硬件配置,掌控好信息系统终端,零距离为办事群众做好优质高效的社保业务经办服务,开启倾情为民的社保服务靓丽窗口,完善了社保党员示范岗、社保业务大厅自助服务区、社保信息自助查询区、银行代收服务区、群众等候休息区等多项便民服务设施。同时,采取了“五险合并、流程设置、经办一站”三统一,不断对窗口设置进行整合,使之更科学合理,实现了多事一站式办理,使办理群众真正感受到手续更简便了、办事更方便了、用时更短了。

  在转变服务职能方面,把窗口服务同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结合起来,把服务和学训情况同时纳入工作人员考核内容,不断提高窗口职工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经办能力;在完善管理体系 、确保参保人权益“归位”方面,新都区始终坚持把确保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按时足额发放作为工作重点,并对他们的养老金待遇及时进行了调整,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

  与此同时,新都区除了在镇(街道)劳动保障所、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及退管站之外,还建立了社会保险待遇核查点40个,基本形成了区、镇(街道)、社区“三位一体”管理服务的网络体系。

  “原来老年失地农民搬进新居后有点怕生活没着落,政府为我们买了社保,每月有保险金拿,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现在我们老年人活得很滋润,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安享晚年生活……”正在大丰石犀运动公园散步的家住方营小区曾济明大爷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推进服务体系效能建设

  确保“病有所医”

  激活新都区作为首善之区的民生之源,筑牢医疗保障之基。着力完善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险体系,完善城乡三级卫生服务信息化网络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对口联系,点面结合、形成合力,用心谋事、用心干事,不断提升老百姓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让老百姓同享统筹城乡卫生一体化带来的“看得见”的实惠。

  据了解,新都区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参保人”的理念,健全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强力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工作。在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参保群众“带证看病、报账”的同时,优化服务流程,简化报账手续,方便群众,将门诊统筹基金使用率与住院统筹基金拨付挂钩,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进一步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健全完善定点机构考核指标体系和准入制度,做好定点协议服务管理,加大稽查和处罚力度,进一步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行为。建立医保基金社会监督体系,实施“阳光医保”,通过建立医保基金社会监督员制度,完善医保基金公示制度,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监管体制,推行医保基金举报奖励制度,促进基本医疗保险健康、有序发展,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

  新都区推行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并轨运行,建立了城乡居民统一参保的全民医保体系,构建以人人保健康为主题的全民参与的城镇和农村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积极探索付费结算新方式,探索单病种付费和最高限价方式,同一病种在同等级的定点医院内执行同一费用结算标准,可促使医院降低医疗成本,缩短医疗周期,向管理、技术、服务要效益,为参保人员提供更加优质的基本医疗服务,最终能既控制医疗质量,又能控制医疗成本,达到 “花钱少、治好病”的目的,同时也提高了医保基金效益。新都区还把医疗保险优质服务、办理窗口下沉到乡镇,并在新繁片区设有分中心,方便群众就近办理。

  为提高基本医疗保险业务经办能力,今年年初从社会各界人士中共聘请14名医保基金社会监督员,全面监督医保工作规范化运行,监督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经办行为,听取、收集、反馈社会各界对医保政策及经办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促使医疗保险监管机制初步形成。

  走进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综合大厅,这里设置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须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偿方案及补偿流程、参保群众住院费用及医院报账金额、各定点医疗机构平均住院费用与自费比例等内容一目了然。

  建立三级公示制是新都区基本医疗保险机制创新的一大亮点。首先是在公众媒体上进行及时公示,其次是在区、镇、村进行公示,然后在区医保局建立网站,随时公布信息,并可进行网上在线交流沟通。

  按照方便参保人员就医的原则,通过调查全区参保人员分布状况、医院、药店的信誉、水平等情况,新都区选择了水平高、信誉好的42家医院和238家零售药店分别作为全区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和定点零售药店,及时与各定点机构签订服务协议,对医疗保险服务协议进行修改完善。

  新都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长杜伟就新都区以贴近民生、社会保障机制“把守”和谐社会“稳定器”所形成的效应时表示:“医疗保险解决的是老百姓的‘药单子’、‘住院费’的问题,为群众的健康生活解决后顾之忧。在全民医保体系建设中广泛运用现代保险机制的今天,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以优质服务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专业化服务模式,服务与管理并轨运行,引导参保群众根据需要就近就医,既缓解了重点医院就医压力大的问题,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基层医疗机构病源不足、资源闲置的问题,同时也给群众带来了实惠,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

  周锴甫 文/图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