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运送垃圾 他一干就是20多年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留在尘埃里……”一段翻唱《春天里》的视频,一个普普通通的环卫工人,一辆垃圾车,超过12万网络点击率,这名工人就是成都市青羊区固体废弃物处理站的驾驶员廖宏伟。

  一笔账

  运送20年=绕赤道54圈

  朴实可亲的廖宏伟曾这样描述自己每天的工作:“每天凌晨1点起床,2点到单位然后出发运送第一车垃圾,一直到中午11点之后才下班。”从城西固体废弃物处理站到洛带的垃圾处理中心有100多公里路,他每天要跑三趟。有热心的网友曾帮廖宏伟算了笔账,如果只算20年,廖宏伟从城西固体废弃物处理站到龙泉洛带的路上跑的距离,就相当于绕地球赤道跑了54圈。

  从1981年参加工作到现在,廖宏伟把自己的青春都奉献给了最脏、最累的基层环卫工作。1984年,廖宏伟被选入从事汽车驾驶工作,无论是“非典”肆虐,或是“甲流”横行,廖宏伟从未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

  一种态度

  不挤不抢 安全行车45万公里

  虽然同样是开车,但是环卫车辆出勤率高,腐蚀性强,机械磨损快,没有强烈的爱护意识和维修知识,车辆的寿命也会随之缩短。20多年里,廖宏伟开过的车已经很难计算,但每辆车到了他的手里都能得到爱车如命的他最好的“呵护”。他始终坚持车辆的例行检查,发现故障及时修理,做好车辆回场后的日常清洗,保持车容车貌整洁,使车辆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方向盘握在手里就意味着责任,开车过程中不挤不抢,不开“带病车”,不开“英雄车”和“赌气车”,在压缩站工作的6年里他已做到了安全行车45万公里。

  随着科技的进步,运渣车的技术含量也在日新月异,对于文化程度并不高的廖宏伟来说要掌握每一款新车的性能、特点、技巧,以及懂得车辆的维修保养,他都一步一步地摸索。在同事眼里,廖宏伟既是他们的技术“一把手”,也是关爱他们的老大哥,他始终把环卫战友视为自己的兄弟姐妹,时刻把他们的冷暖挂在心上。

  作为一名基层环卫工作者的优秀代表,廖宏伟爱岗敬业、关心同志,更有着忘我的工作激情和创新精神。他为一座城市奉献了20多年,这座城市的街角、巷背,每一寸干净的土地都有他辛勤的汗水。这就是他,一位普通的环卫工人、一位在本职岗位上默默奉献的环卫工人。

  青城宣本报记者 康庆 摄影 王若冰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