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航母冒着浓雾出港 鸣笛三声惊起海鸥一片

  

中国航母冒着浓雾出港鸣笛三声惊起海鸥一片
夜色下的航母灯火通明。 特派记者 刘延珉 摄

  “瓦良格”号在晨雾中缓缓离港,惊起海鸥一片。8月10日的大连一度浓雾弥漫,能见度仅数米,让人有些担心。雾中,航母平台在拖船牵引下沉稳掉头,顺利出港。不久后,雾开云散 ,大连当天的阳光非常灿烂。

  “‘老瓦’走了,没拍到图。”10日早上六点半,一位大连的军迷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解放军报》和新华社均发出了简短的消息:根据改造工程进展情况,8月10日我航母平台进行出海航行试验。按照试验计划,首次出海试验时间不会太长,返回后将继续在船厂进行改装和测试工作。

  7月27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在北京宣布,中国目前正利用一艘废旧的航空母舰平台进行改造,用于科研试验和训练。尽管国防部发言人一再强调航母出海试验的具体时间未定,但外界对于这一时间点的猜测从未停止。这一切都于10日早上尘埃落定。

  关于航母首次海试的细节描述,新华军事官方微博有更多的呈现,“今天的大连一度浓雾弥漫,能见度仅数米,让人有些担心。雾中,航母平台在拖船牵引下沉稳掉头,顺利出港。”

  针对有目击者所说的三声鸣笛,据业内人士介绍,船舶的鸣笛有发信号的作用,其中,三声短是本船正式倒车或有倒退的倾向;三声长,有人落水;一长两短声,本船正在向左转弯或掉头;本船离开码头或泊位,为一声长。航母鸣笛到底是几声长几声短,暂时还无法确定。

  另外,也有媒体记者表示,所谓离港前三声汽笛是误解,汽笛声来源,可能是附近铁路上的一列火车发出的。

  ■声音

  这仅仅是我们海军走向大洋的第一步

  时至今日,航空母舰仍是实现制海权的最重要工具。作为一个最具机动性质的国家海上作战大平台,航空母舰可以用比陆地运输更快的速度,根据战争需要,将集海陆空一体的作战力量及时推进到作战海区。

  所以,自从7月底传出中国首艘航母即将海试的消息后,全国各地军迷纷纷齐聚大连,期待着一睹航母出海乘风破浪的盛景。而为了能近距离观看,航母停泊处附近的商场、码头、公寓等,都成了军迷蹲守的观察点。甲板上身着深蓝色服装、戴白色头盔的海军人员,舰舷上高耸的通信天线,舰岛上转动的雷达,都是军迷津津乐道的谈资。

  “我活到80岁仍是一个兵,我将随时响应祖国的召唤,加入保卫祖国的行列。祖国加油!祖国加油!”这是中国航母成功首航后,一位名为“王兵”的网友留在网络上的一段热情洋溢的文字。

  对于8月10日的成功首航,国内舆论一片欢呼,认为这是中国军力的提升,或者是民族自豪感的一大象征。不过,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中国驻俄罗斯前武官王海运却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必须冷静,必须客观、理性地来评价这一事件。

  王海运表示,航母要想形成战斗力,要经历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不能设想试航过后,马上就可以远洋游弋。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单是一艘航母形不成战斗力,还需要配套组建航母战斗群。航母战斗群组建起来以后,还要进行相当长时间的合练,一两年内是难以遂行远海作战任务的。

  所以,我们不能盲目乐观。即使组成了航母战斗群,走出了“第一岛链”、“第二岛链”,走向了远洋,我们的海军建设水平同西方大国相比差距仍然相当大。

  此外,我们还应对航母的作用做出客观的评估。现在大国之间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几率非常低,更多的是局部战争、武装冲突。所以,我们发展航母一方面是为了制止冲突,预防战争;另一方面还要用于和平目的,比如救灾、撤侨、反恐、打击海盗等。

  据《北京晚报》、《东方早报》等媒体综合整理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