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宜居城市排行榜青岛升"状元" 暗访两次才确定

  近日,由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香港浸会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共同发布的“2011中国城市分类优势排行榜”吸引了不少目光,在2011年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排行榜中,青岛由去年的“落榜生”一跃成为今年的“状元”。然而不少人对这份榜单提出质疑,为何有的排名今年去年差别这么明显?8月10日,记者采访了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李赤军,他解释了榜单制作的幕后过程。

  城市竞争指标引热议

  “2011中国城市分类优势排行榜”对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295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成长竞争力、单项或专项竞争力进行了评价比较,公布了24个子榜单。但不少网友质疑,为何2010年和2011年两份榜单排名变化如此巨大?“像魅力、竞争力、环境等很抽象的,能用数字来衡量吗?依据是什么?”

  10日,记者联系到了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李赤军。据李赤军介绍,该研究会在香港注册已13年,目前在香港、深圳、东北共有4个团队在从事排行榜制作,该排行榜已连续发布了十年。李赤军说,作为国际性的研究机构,他们每年会发布两次排行榜,“做排行榜是不收取任何钱的,完全是公益性的,主要目的是为中国的城市做宣传。”

  宜居城市采集百项指标

  李赤军介绍,他们做排行榜的依据是自己创立的GN评估指标体系,每一个排行榜调查的内容都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评价指标,涉及100多项数据调查。

  如“2011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排行榜”的入榜城市主要特征是:环境优美、社会安全、文明进步 、生活舒适、经济和谐、美誉度高。评价体系中,一级指标有生态环境健康指数 、城市安全指数、生活便利指数 、生活舒适指数、经济富裕度、社会文明指数、城市美誉度等7项,二级指标则包括外来游客人数、外来游客满意度 、城市知名度、居民消费指数、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就业率、每万人拥有中小学数 、每万人拥有电影院数 、交通网密度等48项,而三级指标则是问题更加细致的74项数据。

  “只有把这所有的数据都搜集到,然后通过一些换算才能得出初步的排名,比如在测算排行榜时,会把某项指标的所有城市数据从优排列,排名第几就会对应相应的分数,某城市如果缺少这一指标的数据就要减去多少分。”李赤军说。

  悄悄考察过青岛两次

  在得出初步的排名后,为了保证客观性,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还要对一些重要城市进行考察,“在十佳宜居城市排行榜的制作中,我就对青岛考察了两次,当然这两次都是悄悄地来,没有联系官方。”李赤军表示,通过对青岛市的自然环境、社会保障、市民道德水平等各方面因素的调研,最终确定了青岛在十佳宜居城市排行榜中的榜首位置。

  记者 高亮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