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周口:36万农民工家门口就业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1日04:10  大河网-河南日报

  开栏的话

  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步伐,是全省上下正在进行的重大政治任务和宏伟事业。为生动展示全省各地的新思路、新举措,尤其是转变领导方式和发展方式等方面的新成就、新态势,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和求实求效的创业环境,本报特组成采访小组,深入各省辖市进行调研式采访,从今日起推出记者发回的系列报道,供各地交流、借鉴。③13

  本报讯 (记者程道杰 张 靖 通讯员王 霞)8月8日,骄阳似火,周口台南制衣有限公司车间内的生产景象也如火如荼。

  “在家门口打工,钱也挣了,家也照顾了,心里牵挂的事也少了,能不高兴吗?”正在这里上班的杨爱梅,家就在公司附近的搬口办事处。说起眼下的生活,她一脸的笑容。

  像杨爱梅这样在家门口就业的,目前周口全市有36万多人。仅周口市的11个产业集聚区,就吸纳了18万农民工。

  周口市是我省农业大市、人口大市,全市30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占全省的六分之一,转移就业压力巨大。为此,周口市在多渠道促进就业的同时,全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先后引来台南制衣、依诺制衣、宏扬制衣、河南鼎泰丰集团、江苏风之韵等服装企业,凯鸿、宝昌、强鸿、祥龙等制鞋企业以及一大批食品加工企业落户周口,为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其中周口鞋类产品出口占全省三分之一,摘得“河南省制鞋产业基地”金字招牌。

  与此同时,不断加大生活服务设施建设,出台招工、用工的优惠政策,在解决集聚区企业员工子女上学、住房、医疗、户口、社保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有的集聚区还建学校、客运站,开通到各乡镇的班车,为员工提供周到服务。

  “车间有空调、厂房无异味”,“工资不拖欠、收入有保障”……在周口市产业集聚区内,类似的标语随处可见。留在家乡与远赴沿海打工的收入差距大大缩小,而事业家庭两不误的优势则日益显现,进一步提升了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吸引力。

  大批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不仅提高了农民生活的幸福指数,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仅今年前5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就实现增加值191.5亿元,同比增长21.1%。农民现金收入同比增长22.4%。

  该市市委书记毛超峰告诉记者,“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要求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步伐,多上让群众得实惠的项目,尽可能充足地给广大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达到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目的,充分发挥周口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支撑作用。”③13

  记者感言:

  “人往哪里去?”作为全国典型的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周口通过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找到了破解难题的有效途径,“人口包袱”在周口正在转变为“人口财富”。36万农民工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挣到钱,农活家务两不误,使幼有所育,老有所养。若说改善民生,这正是实实在在的“改善”。③13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