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日本“瞒报”核危机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1日04:12  大洋网-广州日报

  据新华社电美国《纽约时报》9日在头版刊登文章,披露日本政府在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发生后的最初阶段“扣住辐射相关数据不公开”。

  文章援引一些亲历者的话说,瞒报数据致使福岛县部分地区居民遭受3天高辐射。

  瞒报等同于“谋杀”

  遭遇“3·11”日本大地震和海啸袭击后,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泄漏,形成次生危机。

  核泄漏消息传出后,位于核电站西北仅8公里的福岛县浪江町,居民没有等到中央政府的疏散引导指示。随后,町长自行组织居民撤离。

  町长叫马场有,近期接受了《纽约时报》专访。“我们极其担心遭受辐射……但3月12日至15日,我们身处放射量最高的地区。”马场有说。

  马场有不客气地指责政府,瞒报核辐射数据等同于“谋杀”。

  文章援引一些日本官员震后的说法,疏散,不是个简单的决定。因为疏散方案耗费巨大,易引发骚乱。另外,由于日本核能工业政治根基牢固,一些人便想到了暂时隐瞒数据,旨在把疏散范围减到最小,把公众对核能工业的不信任降到最低。

  地震、海啸及核泄漏发生时,东京大学核辐射安全专家小佐古敏庄是日本内阁官房特别顾问。但4月底,他突然辞去顾问职务,指责政府应对核事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视民众健康为儿戏”。

  小佐古告诉《纽约时报》记者,日本政府高层对核事故数据的了解少到“令人震惊”的程度。

  小佐古认为,在核泄漏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即使无法获得全面数据,政府也应当对核泄漏级别作出推测,同时安排疏散事宜。但在现实中,首相办公室扣住预测数据不公开,因为“他们担心一旦预测结果失准,由谁来为昂贵的疏散方案担责”。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