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信,是一种力量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1日04:17  中国青年报

  阳光从宽敞的落地窗照进来,一室灿烂。看着3岁的孙女在一旁嬉戏,何洪英一脸笑意。住进这套105平方米的安置房一年多了,何洪英说,“和城里人没什么两样。”

  走进位于成都郫县的蜀都新邨,看到时尚的小区,有人感叹这里和商品房小区不相上下。这里是中信地产在中信蜀都城市规划中,投资6亿元打造的安置房小区。在参与城市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兼顾城市、政府、百姓、企业等多方利益,实现共赢,已成为中信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份沉甸甸的担当。

  8月7日,中信地产在成都首度向社会公开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全面梳理了中信地产自2007年重组整合起至2010年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从企业经营、客户、员工、合作伙伴、社会公益和环境保护多个维度进行全方位总结,并对企业未来社会责任实践作出规划。

  在中信人眼中,信,是一种力量。中信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姚日波说,“以信取信,受之以信,付之以信,得之以信”,这一信条已成为中信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追求。

  对中信地产都江堰中信公司副总经理林敏而言,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令他毕生难忘,他与都江堰人共同感受了灾难过后的涅槃新生。

  强震来袭,路断桥塌,屋毁人亡。面对满目疮痍的灾区,中信地产没有退缩,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让出2000平方米的工人用房来安置灾民,为流离失所的灾民搭建板房。

  林敏说,当时中信地产的人员都没有撤离,原地待命,震后第二天即投入到活动板房建设中。他们特意为抗震救灾调整图纸,将板房加大,每人8平方米,客卧兼具,更宜居住。一周内,加班加点抢修出10万平方米活动板房,安置近7000人。

  都江堰是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之一,房地产业遭受重创,一些房地产企业打起退堂鼓,低价出手撤离都江堰。“中信地产不仅没有撤离,反而增加投资,从灾前的5000多万元增至灾后两年内的10多亿元。”林敏说。

  为加快恢复重建,2008年9月,中信地产投资1.2亿元率先开工建设中信滨江家园永久安置房,至2010年年底,共提供23万平方米的高标准安置用房,这也成为震后都江堰第一个大型永久性住宅建设群。为增强抗震性,中信地产特别修改图纸,追加1000万投资,使安置房达到抗8级地震水平。由中信地产捐资1500万元修建的都江堰幼儿园即将落成,洪石学校、久义学校等均为中信捐资,是当地软件、硬件堪称一流的花园校。

  林敏说,有了与都江堰人共御时艰的经历,更前所未有地感受到“央企责任”四个字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和分量。

  凭着“信任、信守、信誉”为核心的社会责任理念,中信地产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参与城市一级开发房地产企业,城市运营商的业务模式对企业践行社会责任赋予更高要求。

  在有着“西部硅谷”之誉的成都高新西区,一片占地约7343亩的蜀都新城拔地而起。2008年至2010年,历经3年,投资数十亿元,中信地产在曾是古蜀文化发祥地的郫县,将兼具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现代城市运营理念付诸实现。

  这里不仅有钢筋水泥的高楼,还设计规划了以创智、知识、文化为主题的三大公园,体育运动中心、图书馆、学校、商业中心一应俱全。中信地产成都公司董事长王岿说,履行社会责任已成为中信公司天然的属性,融入到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价值观当中。作为城市运营商,中信蜀都完成了城市规划、招商引资、拆迁安置等环节,高标准规划、高水准安置,对整个区域的城市化进程及社会民生发展都起到极大促进作用。

  谈起首度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初衷,中信地产品牌营销部总经理朱华越称,自2007年重组以来,中信地产业务规模和经营业绩实现跨越式发展,总资产近800亿元,销售总额达383.4亿元,同比增长88%,在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中“成长性”单项指标排名第一。“通过这份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布,让人们看到中信在不断发展壮大中,始终不忘国企角色,努力践行社会责任。”

  中信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宋巍说,中信集团成立之初就打下了诚信与奉献的烙印。多年来,中信地产在公益慈善、教育扶贫、赈灾援建、员工关怀、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积极履责,回报社会。中信地产率先参建保障性住房建设,2007年至2010年,新开工面积达88.3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为79.34万平方米。在北京亦庄,中信地产建设10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完善了市政、教育、卫生等配套设施建设,让百姓更加宜居。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原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谭庆琏认为,房地产行业正处在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社会责任对于房地产而言更为关键,房地产企业必须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向社会提交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他说,“正因如此,中信地产敢于公开承诺企业社会责任,坦然接受社会监督,这种真诚开放的态度难能可贵。”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