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女支书张雅琴:用生命为群众架起“金桥”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1日04:17  中国青年报

  江苏省丹阳市新桥镇金桥村原党总支书记张雅琴,10年间把一个贫困村、上访村建设成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和谐村。2010年9月,她积劳成疾倒在工作岗位上,却在群众心中树起一座党员丰碑。

  漫步在如今的金桥村,你很容易忘记自己身在农村。绿树掩映的宽阔马路,规划整齐的别墅公寓,鲜花盛放的农民公园……村民们都说,做个金桥人,胜过城里人!

  然而,这个原本叫木桥村的地方却是一幅破败景象:村集体负债20多万元,干部多年未发全过工资,全村人均年收入只有5000元,遇上交粮征税、拆迁建房,村里经常闹得不可开交,上访不断。

  “没人干,我来试试吧!”2000年7月,尽管家里人都劝她不要往这个“火坑”跳,时任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的张雅琴还是毅然回到人生的原点,成为这个养育她的穷村的当家人。

  张雅琴“治穷根”的第一步是造桥修路。没有资金,她带头捐款7000元,四处“化缘”;穷村没有信誉,她就以私人名义向企业借钱;没有砖块,她带着村干部到处去捡不要钱的废砖。穷村的“致富路”很快畅通了。

  为筹集发展的启动资金,2002年,张雅琴成立村绿化园艺工程队,队员不是招聘来的农民工,而是全体村干部。她和村干部四处揽活,挣来了集体经济的第一桶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村干部如果连自己都养不活,怎么为老百姓服务。”

  2004年,发展刚刚有些起色的木桥村和闸桥村、八字桥村合并为金桥村,这两个村当时均负债20多万元,这让党总支书记张雅琴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建门面房、村级工业园、物流园……10年间,张雅琴带领全村白手起家,用汗水架起一座新“金桥”。2010年,金桥村工业产值超10亿元,集体收入超500万元,人均收入超两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2009年,长期超负荷工作的张雅琴病倒了。她住院期间,全村老幼纷纷自发前去看望,导致院方要求“控制探望人数和次数,以免影响病人休息”。6位曾被张雅琴免职的生产队长含泪送来鸡蛋和牛奶,几个曾谩骂过她的拆迁户也到病房看望。一个拆迁户流着泪在她的枕头下偷偷塞了一张红纸条,上面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张雅琴”。

  新华社南京8月10日电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