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式通胀”或持续5年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1日05:05  舜网-济南日报

  

“中国式通胀”或持续5年
防通胀可能成为一个长期任务。(资料图片)

  亚洲开发银行7月28日发布《亚洲经济监控报告》称,通胀问题是威胁亚洲经济增长和金融市场波动的关键因素。

  据《财经国家周刊》报道,中国经济7月13日交出的“十二五”首份半年报也警示了这一风险,上半年GDP和CPI“9.6%+5.4%”的双高组合,使得市场对中国经济硬着陆的忧虑缓解,但是对通胀的担忧未减。主流学界的一种观点是,本轮通胀为成本推动和前期刺激性计划超额货币投放的副作用共同导致通胀性质的复杂化,使得通胀已经变成了一个长期压力。

  多重因素交叉影响推升物价

  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7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6.5%,刷新了6月的纪录,创37个月新高。花旗中国修正了对全年通胀率的预测值,由5%上调至5.4%,高于政策目标4%-5%的范围。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看来,2011年中国通货膨胀将呈现“前高后不低”的态势。

  从国际粮食价格来看,2011年6月,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平均为234点,比5月份上涨1%,比2010年6月高出39%。今年以来,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保持在231点以上,保持高位运行。

  另一个备受瞩目的国际因素是美国启动QE3(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继美联储主席伯南克7月13日表示“QE3是美联储必须保留的选项之一”之后,近日美国国会两党的债务上限谈判再次引发市场对美元泛滥的担忧。美元弱势趋势延续,大宗商品和农产品价格将居高不下,这意味着全球经济将面临持续的更为严峻的通胀风险。对于已被通胀利剑刺痛的新兴经济体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假如QE3启动,将为新兴市场国家带来更大的通胀压力,中国控物价任务会更艰巨。”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对记者表示。

  第六次人口普查中人口结构的变化也引起了不少经济学家的关注,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表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于判断未来中国经济驱动力至关重要。目前的数据确认了中国至少触及了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窗口即将关闭。在法国巴黎证券亚洲首席经济师陈兴动看来,劳动成本上涨与土地、资源、能源价格的上涨相互交叉影响,将通过“工资-物价螺旋”机制成为推动物价上涨的中长期因素。

  政府主导型经济加剧通胀

  如果说短期通胀压力可以通过收紧货币来缓解,目前市场更多的担忧在于,中国通胀面临长期化的风险。刘元春认为,其根源在于增长主义的发展模式。他指出,中国长期以来一味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增长依赖症”和“投资饥渴症”。这种增长模式带来的高增长和高投资容易导致经济体出现资源紧张、经济过热,引发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另外,以增长为首要目标的宏观调控体系为经济体注入大量流动性,更加剧了通胀压力。

  2008年,中国政府出台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投资到新建住宅和基础设施的总投资额达3.25亿元。这次刺激计划中的许多在建项目,今天仍需投入大量的后续资金,2011年1月-5月,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422760亿元,同比增长16.5%。此外,2011年新一轮大规模政府投资扩张计划并未停息,如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铁道部确定基本建设投资规模6000亿元;“十二五”规划确定未来5年投资十几万亿元来发展7个战略新兴产业;2011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的规划了10年“4万亿”的农业基本建设投资。

  有分析人士认为,上述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导致现行体制下各级政府基建投资的冲动,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和地方政府融资居高不下。在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看来,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就是通胀型经济,货币政策能短期修正和缓和,但是过一段时间还是会有新的通胀形成。他说,当政府建了大量不符合经济效益的东西时,债务不能靠建成的这些公共设施自身的效率去偿还和利用,政府偿还贷款的方式无非就是加税,加税加剧了供给面的成本,抬高了物价。当税负还不能解决问题,就造成了货币风险,靠印钞票去稀释债务,很多问题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负利率时代面临长期化趋势

  农行大客户部高级专员何志成指出,未来中国的通胀率将长期在5%左右甚至更高一点运行,这个周期大约5年,应对通胀长期化要对高通胀有明确的预期,所有的政策都要建立在通胀预期提高的基础上。通胀预期提高,负利率却难以改变,因为中国的国有银行投放了大量中长期贷款,且多数为基础设施和基本建设贷款,无法承受高利率。负利率时代也是一个长期化的过程。“不要期待存款利率能高于通胀,这个预期也是不现实的,提高存款利率,必然要提高贷款利率,存款提高到5,贷款就会提到10左右。那么50%的国企都要破产。”何志成说。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参与PE(私人股权投资)的比例可能越来越高。毕竟这是长期性的投资,而且回报比较稳定。此外,优势资源会向国企集中,因为国企有更好的资源,可以用较低的价格获得资金。而这些,无疑对民营资本发展极为不利。ChinaVenture首席分析师李玮栋分析认为,在通胀的情况下,有自己独特的技术或者是商业模式,能够满足用户刚性需求的高附加值行业受益,而一些比较传统的或依赖资源和产业性政策的行业,未来经营可能会比较困难。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企业普遍缺乏创新能力,产业升级困难重重,因而无法通过“走出去”来缓解国内通胀带来的压力。即便是拥有技术优势的西方跨国公司,由于在华经营的成本优势受到通胀的侵蚀,也会选择撤资。通货膨胀将可能让中国失去出口和外资这两大经济发展推动力。

  有专家以更广的视角分析如今通胀。“到目前为止,中国通胀率就数字而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样一种通胀如果和收入分配矛盾的尖锐化和腐败的蔓延交织在一起,足以威胁政权和社会的稳定。”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指出。因此,刘煜辉提出,中国需要加快供给面的改革,也就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根本上控制通胀。比如改革政府主导经济的体系,纠正扭曲的价格体系,还资源配置权与市场,减税以培育中产阶级,增加社会的公平等。在刘煜辉看来,要进一步加强对民间资本的开放力度,激发私人部门创新型和价值型增长,提高就业,提高家庭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让财富尽快从政府和企业回到家庭,这是中国从投资型经济转向消费型经济的关键。

  发改委官员称

  国家不会打压猪肉价格

  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的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同比上涨了6.5%,再次创下三年来的新高。猪肉价格高涨再次成为助推7月份CPI的主力,猪肉价格上涨56.7%,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46个百分点。

  在北京的一家超市里,消费者不禁感叹,如今的猪肉眼瞅着就要赶超牛羊肉价格,“半年前应该是11块多,后来又涨到了14块、15块,然后降了一段,然后一下突然涨到了16了,将来觉得降的可能性不大,不都说要追牛羊肉吗,一般老百姓真承受不了。”

  稳住这只猪就能有力的控制住物价水平。然而,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却认为为了保护养殖户的利益,国家不会打压猪肉价格,“我们不能够通过大量抛售国家的储备或者进口猪肉来打压国内的生猪价格,因为生猪价格上涨,养殖户得到了实际的收益。而是从扶植生产这个角度,既要维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要维持市场的稳定。”

  猪肉价格的上涨对于城市居民,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影响尤为明显,以北京为例,城市低保标准为人均500元,一顿排骨对依靠低保生活的人们来说绝对是一种奢侈生活。周望军表示国家将采取措施减小物价上涨对于这部分特殊人群的影响。“对这些群体实行补贴,通过完善我们低收入群体的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弥补城市低收入居民因为物价上涨而增加的支出。”他说。

  根据发改委数据显示,猪肉价格在经过半年多持续上涨后,进入7月下旬价格出现回落,36个大中城市集市猪精瘦肉平均零售价格为每500克17.04元,比7月中旬下降0.87%。周望军预测,七月底生猪价格虽然已经出现了松动,但是猪肉价格回落还需要时日,“我们预计整个猪肉价格现在到年底之前能够保持一个稳中波动的态势,明年春节之后,生猪市场肯定是一个过剩的市场,价格肯定会出现新的一轮下跌。”

  近期和猪肉一样备受关注的还有食用油。食用油巨头益海嘉里旗下金龙鱼品牌,宣布食用油涨价5%左右,主要涉及豆油、菜油以及调和油三个品种。金龙鱼的涨价有可能引发食用油行业新一轮涨价潮。周望军对此并不紧张,他说这次食用油价格上涨的幅度并不大。不仅如此,国际油料价格最近大幅下跌,不久的将来就会传导到国内,周望军表示,“国际市场的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特别是食用油,大豆豆油价格的快速回落,8月份只有九天,可能价格已经下降了5%-6%。在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急剧下滑的同时,国内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是不大的,它没有依据.那么现在国际市场商品价格回落到年底才能够显现出来,一般得经过半年的时间。”

  周望军认为全球流动性过剩是本轮物价上涨的关键因素。随着翘尾因素的大幅减弱,8月份的数据就有可能回落,下半年的物价形势会比上半年乐观。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