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国航母平台出海航行试验

  根据改造工程进展情况,8月10日我航母平台进行出海航行试验。

  按照试验计划,首次出海试验时间不会太长,返回后将继续在船厂进行改装和测试工作。

  出港时,“瓦良格”航母没有依靠自身的动力,而是使用了拖船。

  根据给出的坐标,可以看出试验海域的范围并不大,出海的距离也不是太远。

  有报道称,预计航母在经过一年多的试航后,将于明年正式服役,服役后它将成为中国的首艘航母。

  从“瓦良格”航母2002年3月3日正式抵达中国大连,停靠在大连内港西区码头开始,到昨天正式试航,一共经历了9年5个月又7天时间,共计3447天。“瓦良格”航母抵达中国后,即开始了改建工作,直到2008年底,中国国防部开始披露有关航母的相关信息,使得中国第一艘航母成为近年来持续升温的焦点话题。

  自从航母的消息被官方证实后,关于其武器装备、动力系统、首任舰长等消息就成了国人关注的焦点。

  动力系统:仍采用蒸汽动力

  动力、武器、电子设备,是衡量一艘军舰技术水平和作战能力最重要的三大系统。动力装置对于武器装备的研制而言是“心脏”,具有决定成败的意义。此前有传言称“瓦良格”号将改用重型燃气轮机,但海军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尹卓指出,“瓦良格号”的主动力仍为蒸汽轮机。

  按照“瓦良格”号设计的指标,该航母满载排水量6.7万吨,动力为四台蒸汽轮机,八锅炉,总功率20万马力,最大续航力为7380海里(18节),最高速时续航力为3850海里(30节),自持力45天。

  但是,蒸汽轮机以重油为燃料,但体积巨大、消耗大量淡水,启动时也需要较长时间的预热。

  有分析称,“瓦良格”号的远洋作战能力确实不太乐观,难以完成类似远程作战任务。

  海军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尹卓指出,“瓦良格”号采用蒸汽轮机驱动,对补给不利。常规动力航母的一大缺陷在于:至少整个编队补油要8至12小时,这段时间是没有作战能力的。

  “瓦良格”号虽然可以进行海上补给,但战舰的巨大燃油消耗量,一次投入多艘油料补给舰估计才能满足需要。而且战舰越大,燃油补给的时间也就越长,甚至长达数个小时(补给时不能起降战机),其间容易被攻击。

  舰载机型:搭载30架飞机,采用滑跃起飞

  自“瓦良格”开始大规模改装以来,关于中国海军将选择何种航母舰载机,一直也是各方关注和讨论的焦点话题。2011年2月9日,俄罗斯军事工业综合体网站报道,中国目前已制造出了首架舰载战斗机J-15的原型机。该机仿制自俄海军航空兵现役苏-33战斗机的原型机T-10K。2011年4月,美国多个战略问题网站刊文认为,中国海军可能装备了配有着舰钩的歼教-9“山鹰”教练机,用于训练航母舰载机飞行员。

  有消息称,我国目前已具备自主研制航母舰载机的能力,改装的航母可搭载约30架舰载歼击机和直升机,均为我国自主研制舰载歼击机,采用滑跃起飞,甲板跑道可满足飞机300米起降动作的要求。

  国内军事专家称,目前“瓦良格”号该配备的常规系统等都已配备,像雷达系统、防空系统、载机系统。至于舰载机,应该是歼-15和苏-33。

  据了解,全挂载起飞重量30吨、拥有12个外部挂架,最大载弹量6500公斤、最大作战半径1500公里的苏-33型战机,是各型舰载机中唯一能与美海军F-18E/F“超级大黄蜂”舰载战斗机相媲美的机型。且苏-33型战机的原型机苏-27生产线中国引进多年,并已经实现国产化。

  除了舰载战机,预警机也是航母上重要的组成部分。运-7原本的呼声很高,但是瓦良格号缺少其必需的弹射发射,因此几无可能选用。那么,在瓦良格号上装备自主研发的直8预警直升机可能性比较大。

  著名军事评论员马鼎盛表示,航母战斗群配置要看具体执行什么任务,来确定配备多少护卫舰、驱逐舰,是否需要配备登陆舰等。按照美军的习惯,一般一个航母战斗群会配置两艘核潜艇,目前中国虽然有091、093等核潜艇,但怎么配置尚不明了。

  首任舰长:或将由9人轮岗

  对于正在进行改装的“瓦良格”号,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曾表示该舰将“用于科研试验和训练”,即将其定位为训练舰。目前,中国海军的两条大型远洋训练舰“郑和”号(81舰)、“世昌”号(82舰)均隶属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按照惯例,改造完成的“瓦良格”号将成为大连舰艇学院第三艘训练舰(83舰),已担任大连舰艇学院副院长的柏耀平将主抓83舰的日常训练工作。

  实际上,中国航母舰长的培养从2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布局。1987年,时任海军司令员的刘华清向总参谋部和国防科工委汇报了关于海军核心力量——航母和核潜艇的装备规划:“对航母的发展,‘七五’开始论证,‘八五’搞研究,对平台和飞机的关键课题进行预研,2000年视情况上型号”。

  为先期培养航空母舰及其编队指挥人才,1987年5月,经中央军委批准,海军决定在广州舰艇学院开办首届也是至今唯一一届“飞行员舰长班”。从海军航空兵飞行员中经过严格考核,挑选出李晓岩、柏耀平、杨宏、王大忠、王仲才、王玉成、马业隆、何虎、彭建林等10人,因开学后有一名学员退出,实际“飞行员舰长班”人数为9人。历时3年半的学习后,9名学员顺利取得舰艇指挥专业本科学历,成为中国海军第一代“既能驾机上天,又能率舰闯海”的高素质的复合型军事指挥人才。

  20年后,普遍经历了副舰长、舰长等职位历练的9名学员已经成长为海军部队的中高级军官。无论从年龄、经历、军衔、职务等角度分析,中国首任航空母舰的舰长都将从这9人中选出。

  近日,曾赴俄罗斯库兹涅佐夫海军学院深造,以《海军联合战役打击航母编队》论文获得俄“海军军事学副博士”学位,被称为“海陆空三栖明星舰长”的李晓岩,成为国内外媒体热捧的航母舰长人选。

  实际上,对于正在进行改造的“瓦良格”号来讲,由谁担任它的舰长并不重要。它的定位是中国首艘航母训练舰,并不是一条真正意义上的作战航母。“瓦良格”号的任务将是训练未来“航母目标舰”的舰长、舰员;试验与磨合相关武器装备;探索中国航母编队的组成与作战体系构建。因此,“瓦良格”号航母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更有可能采用的是“一岗多人,轮训轮换”的训练思路,不固定舰员、甚至不固定舰长。

  据透露,这艘改装后的航母训练舰的人员编制约2000人,武汉航母工程模拟平台、葫芦岛舰载机训练平台,以及航母舰员训练综合保障舰(88舰)相继建成使用。

  航母未来:

  从海试到海战

  至少需要10年

  中国航母平台离港进行海试只是一个开始,从海试到航母最终形成战斗力这中间需要多长时间?军事专家表示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今天离港进行海试的是中国首艘用于科研训练的航母平台。按照试验计划,首次出海试验时间不会太长,返回后将继续在船厂进行改装和测试工作。

  军事专家尹卓表示,中国航母形成战斗力的时间关键是在人的训练上,装备已经备齐,关键是舰载机飞行员的培训。这个培训的一个周期从零到新飞行员出炉大概是要三年的时间。新飞行员还要在舰上进行起降,在舰上进行带飞需要三年,然后他自己要在舰上进行训练。放单飞,需要一年时间。共计大概需要4年的时间。

  另外,夜航是航母训练的难点科目。尹卓说,舰载机飞行员能够夜航的,夜间能在舰上着舰起飞的占整个飞行员总数的60%到70%,另外的人永远都不能夜航。

  航母要正常运转,不是简单的事情。在有限的空间内如何摆放飞机,如何维修,如何对飞机加弹、挂弹、加油,这一套保障设施,指挥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航母形成编队能力需要长时间的磨合。即使航母能够起飞,还有周边属舰的配合。比如要演习防空、演习反潜、演习对陆攻击和对海攻击等。另外还有信息的相互交流。

  法国1946年拥有第一艘航空母舰,到1956年才形成完整的编队作战能力,经历了10年从其经验来说,完全形成一个编队至少需要10年时间。

  据新华社、央视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