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川内最高烟囱 作别东郊天空

  

川内最高烟囱作别东郊天空

  昨日,嘉陵热电厂烟囱倒下瞬间

  过去

  曾经的“黑雨”缔造者,每年排放的烟尘等如装进10吨载重卡车,能绕成都一环路1圈半

  现在

  经历6年点火关停波折,嘉陵电厂彻底告别历史舞台,对成都天空的承诺终于兑现

  未来

  根据田园城市定位,嘉陵电厂所处的东郊工业片区将向“生态城区”方向转化

  昨日上午10点59分,伴随“轰隆”一声巨响,210米高的嘉陵电厂烟囱缓慢倒地。成都东郊的这片天空,从此少了一个熟悉的地标。烟雾中,同时倒下的还有嘉陵电厂的7层主厂房与煤料贮存罐。

  这是曾为成都带来光亮的嘉陵电厂最后一次大规模爆破。这最后一爆,不仅意味着拆除工作进入尾声,嘉陵电厂彻底告别历史舞台,也意味着,成都市成华区“东调”战略的阶段性结束。按照该区副区长何幸川的说法,今后,东郊工业片区将建立起“宜居、宜商、宜学、宜游、宜业”的生态城区。

  爆破前

  转移1.5万人

  上午9点半,距离爆破还有一个半小时。跳蹬河南路至崔家店南路的警戒区域已实施交通管制,居民转移工作也已开始,但路边仍有不少聚集围观的市民。还有摄影爱好者手持“长枪短炮”为嘉陵电厂做最后的留影。

  半小时后,警戒区域内的市民渐渐散去,嘉陵电厂对面的东浦路一带,药店、肉菜铺、超市等均已关门暂停营业。洒水车进行第二遍洒水。至10点15分,警戒区域内基本只剩工作人员。

  据成华区公安分局民警介绍,此次爆破共转移居民约一万五千人。

  为了转移警戒区域内行动不方便的居民,万年场街道办还通过与成华区卫生局协调,安排了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医院的救护车负责转送。前天挨家挨户动员统计后,昨日上午共通过救护车转送了9位身体残疾的老年人。

  爆破时

  15秒烟囱倒地

  “还有5分钟……”在崔家店路21层楼顶的爆破指挥中心内,四川宏达爆破公司总经理曾庆福在5分钟前就开始了倒数。

  爆破前3分钟,成都市公安局枪爆科科长严君拿对讲机,通知现场人员进入爆破程序。隔了10秒,严君又要求“请连线”、“请充电”。随着“充电完毕”的回音传来,又等待一分多钟后,工作人员一起倒数“5、4、3、2、1……”

  10点59分,随着“轰隆”一声巨响,烟囱底座泛起阵阵黄烟,两三秒钟后,烟囱像一个脚跟受伤的巨人,缓缓倒向东北边的空地。自冒烟到烟囱完全倒地,约15秒。同时在烟雾中一起倒下的,还有旁边7层高的主厂房和3个煤料贮存罐。

  爆破产生的大量烟尘随风向四周飘散,两三分钟后,电厂周围便完全被烟尘笼罩。5分钟后,携带着大量颗粒物的烟尘飘散到了距离爆破地点约300米外的地方。“炸药味道好浓哦!”原本在远处楼顶观看爆破的居民纷纷躲进了楼道。

  爆破后

  飞石击碎玻璃

  爆破后不到10分钟,4辆水车开进了现场,用水枪喷射水柱降尘。几分钟后,原本烟雾缭绕的爆破地“拨云见日”。

  同一时间,被疏散的居民陆续回家。交通管制解除,车辆恢复通行。不到11点半,东浦路上的店铺均已重新开始营业,人流恢复,一切如常。

  家住跳蹬河南路9号院的李友元也回到家中,发现厨房的玻璃被击碎了一块。他推测,是爆破时飞溅的石块将玻璃击碎的。

  在天空城小区,黎先生也遭遇了一阵“玻璃雨”。他家的窗户边框也裂了一个大口子。

  距爆破点较远的长生社区5组居民郭女士反映,她住的厂区宿舍房上的瓦片被打烂,水管爆了。来龙村6组的李先生则反映,岳母被砖块砸到,但无大碍。

  对此,严君说,爆破过程控制再严,也“难免”有飞石飞出警戒线。昨日中午,爆破公司的工作人员已陆续对打碎玻璃、瓦片和被砸中身体的市民进行走访登记,确认核实赔偿事宜。

  成都东郊告别老工业时代

  “我是亲眼看着这根烟囱竖起来的,它尽心尽力地服役了12年。电视塔封顶前,它是成都东面最高的地标建筑。如今,它也跟着我一起退休了……”

  对不少老成都来说,此时的心情及其复杂——成都中心城区最大污染源最终消失,东郊居民再也不用担心高烟囱排放黑烟。同时,老东郊的历史标志又少了一个,今后,成华老工业区将向成都市绿化率最高区转变。

  老职工拍照告别“它也跟着我一起退休了”

  爆破后烟尘弥漫,在崔家店西路观看的市民纷纷掩面躲避,62岁的苏师傅却拿着相机拍照,望着烟囱竖立过的那片天空,迟迟不愿离开。

  苏师傅是嘉陵电厂的退休老职工,昨天特意赶来与大烟囱告别。

  “我16岁时读成都热电厂中专,随后在这里参加工作,40多年了,多少有些感情。”苏师傅说,这根烟囱陪伴了他几年的工作时间,更代表了嘉陵电厂最后的一段光热时光。

  虽然有不习惯和不舍,但更多市民为大烟囱退出历史舞台叫好。

  位于崔家店西路的成都市铁塔厂,昨天没有开展生产。70多岁的门卫杨大爷按照疏散通知,准时锁上了厂房大门。烟囱要拆除,杨大爷竖起大拇指:“终于拆了,烟囱的污染太严重了。以前一下雨,从烟囱冒出的煤花就和着雨水,落到衣服上,污渍怎么都洗不掉。”

  电厂对面小区的钟大爷也觉得松了口气,“烟囱没了,这下电厂彻底拆了,再也不用担心空气污染了。”

  老工业区将转身建高绿化率“生态城区”

  嘉陵电厂的拆除工作进入尾声,四川嘉陵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治安也准备去新的岗位了。

  他说,上世纪90年代建成后,嘉陵电厂就一直是周边地区的能源支撑。“电厂曾经解决了整个成都东部1/10的电量。”

  成华区副区长何幸川说,这次爆破是嘉陵电厂最后一次爆破,标志着成华“东调”战略的阶段性结束。东郊老工业区的主体已全部拆除。“旧的产业解构了,新兴产业的重构将是个漫长的过程。”

  何幸川说,根据田园城市的定位,嘉陵电厂所处的这块区域将向“生态城区”方向转化,建立具有居住功能,涵盖大型商业设施、学校、医院等“宜居、宜商、宜学、宜游、宜业”的区域。

  “这里的建设规划以田园城市为定位,以服务业为先导,商住绿化皆考虑,具有文化创意特色。”成华老工业区将向成都市绿化率最高的区转变。

  华西都市报记者刘春梅王浩野实习记者熊浩然实习生温昕唐维伟摄影杨涛张磊

  曾经的“黑雨”缔造者

  210米烟囱6年“倒下”之路

  因电力紧缺,1997年,嘉陵热电厂获批建设。随之而来的不光有电力供应,还有城东片区空气质量下降、居民长期不敢开窗的困扰。

  终于,2004年,嘉陵电厂被列入“省重点污染源整治企业”,从此也开始了长达6年的治理之路。2005年烟尘装车一环路上能绕1圈半

  脱硫问题一直是嘉陵电厂的病根。成都市环保局数据显示,2005年,未使用脱硫设施的嘉陵电厂,每年排放15724吨烟尘和21079吨二氧化硫,可以装满3600多辆载重10吨的东风卡车,在成都一环路上可以排上大约1.5圈。

  2005年10月18日凌晨,成都城东、城北部分地区出现大面积普降黑雨现象,嘉陵电厂正是该“黑雨”事件的肇事者。2006年最后通牒开始脱硫烟尘治理

  2006年2月8日,成都市政府下达“最后通牒”。迫于压力,7月18日,嘉陵电厂脱硫治污工程奠基。2007年不敌亏损嘉陵电厂申请关停

  2007年10月,两套脱硫装置及其在线监测系统开始投入试运行。

  就在此时,“意外”不期而至:嘉陵电厂年底申请了关停。原因是受煤炭涨价、电价下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运行亏损严重。2008年媒体报道电厂将在年内关停

  成都媒体报道消息,2008年当年,成都将稳步推进成都嘉陵电厂关停计划,实现三环路内全面禁煤目标。2009年黑烟冲天污染物仍超标排放

  2009年4月,投1.1亿元上马的脱硫设施验收合格、投入运行。但遗憾的是,这套设施投运率低、长期运行不正常、污染物超标排放。2009年当年,电厂的开机点火达到20次。每点一次,滚滚黑烟直飞冲天。2010年部委点名三拒电厂点火申请

  由于改造目标未能达到,2010年3月底,成都市政府对嘉陵电厂提出了“不达标就停产,达标无望就关闭”的要求。被停运后,电厂分别于当年4月、5月、10月三次申请点火,市环保局经过评估后均未同意。这一年,嘉陵电厂的环境污染问题,甚至还被环保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通报。2011年拆冷却塔切断主城区污染源

  今年2月11日,成都市工投集团通过绵阳高新区法院司法拍卖,成功获得嘉陵电厂51%股权。此次竞拍成功,为顺利实施关闭嘉陵电厂方案奠定了基础。3月29日,成都市环保局网站发布关于四川嘉陵电厂关停机组拆除及资产处置消息。4月28日上午,嘉陵电厂3座冷却塔成功爆破拆除,标志着嘉陵电厂已彻底丧失生产发电的能力,成都中心城区最大污染源正式关闭。

  华西都市报记者刘鹏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