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警航队回应直升机查违章:成本应全面考虑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1日06:50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简工博林环

  用直升机在空中巡逻查交通违章,是不是大材小用?

  本周一起,上海市公安局警务航空队启用直升机和空中交警,在早晚高峰巡逻高速公路抓拍违章,引起市民广泛关注。其中,不乏疑问:直升机查交通违章是否大材小用?

  昨日上午,记者现场目击警务航空队的直升机巡逻执法,并采访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长、警务航空队队长郭永华,他答复本报记者:将空中执法纳入高速公路常态整治系统,上海是全国首家;但启用直升机在空中巡逻执法,国内已有先例,发达国家更已发展数十年,“成本计算应将有形成本、无形成本共同全面考虑”。

  疑问一:直升机巡逻成本是否过高?

  答复:一次俯瞰相当于20辆警车巡逻范围,效益更高。

  上海警务航空队目前共有4架直升机,型号分别为1架EC120,2架EC135,1架EC155。据警务航空队介绍:单独一架直升机的购机成本、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显然比一辆警车的成本高出许多,但在计算成本时,还需要考虑投入所产生的效益。

  郭永华介绍:直升机在150米高度的有效观察范围为46000平方米,相当于20辆警车的巡逻范围,还能把画面实时传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为交通决策方案提供直观信息;直升机的巡逻速度约为每小时160-180公里,当要求快速到达现场时,速度可达每小时200多公里,一辆警车通过6.5公里长的街道,需要7至15分钟,而警用直升机一般只需2分钟,不受路面交通拥堵的限制。“目前上海拥有机动车230多万辆、非机动车1300多万辆,常驻上海的外地号牌机动车20多万辆,虽已加强日常管理和不间断专项整治,但每天高峰时段道路拥堵状况仍十分突出。如果发生事故,警车要赶到现场,耗费的油费和时间成本可能更大。”

  还有人力成本的考量。郭永华举了两个例子:2001年11月某省警方动用直升机低空搜寻后,约在15分钟内发现并抓获一名藏身于山丘 (面积约10平方公里)的在逃杀人犯;而2003年11月某地公安局60余辆警车围追一名劫持出租车案嫌疑人,耗时近2小时才截住被劫车辆,“对于出动多少人力,我们通常不会以经济价值来衡量,但其实这也是成本”。

  现代化的城市管理,需要现代化的管理装备。经过世博会的检验,直升机的使用把原先城市管理中的平面防控提升为立体防控,大大提高了城市管理快速反应能力。

  疑问二:直升机是否仅用于查交通违章?

  答复:还兼有反恐、救援、保卫、抢险等职能。

  上海市公安局警务航空队现有的4架直升机,除了用于协助交警进行交通管控,还与特警、边防、武警、治安总队、消防等不同警种建立了协同关系,随时执行相关的警种合作任务。

  2架EC135轻型机,分别为警务型和救援型。警务型主要用于空中巡察与指挥、空中侦察和追捕逃犯、反恐支援和空降突袭、安全保卫等任务;救援型主要用于医疗急救、抢险救灾与环境保护、搜索营救等任务。1架EC155中型机,为运输型,主要用于公务视察、快速运送人员和装备运输等。1架EC120,主要用于训练和巡逻。

  仅以医疗急救为例。“国际上有‘黄金30分钟’的理念。”郭永华说,据统计,伤员在突发事故发生后10分钟内被送往医院,生还的可能性提高15%,而直升机的速度比救护车快近3倍。国际上也在推动传统的地面急救网络向空中立体转变。

  2010年11月,沪宁高速公路上发生旅游巴士与小客车相撞事故,警用直升机迅速出动参与急救,将一名已休克的重伤人员送到瑞金医院。该病人左侧5根肋骨骨折,同时伴有脾脏破裂,急救后逐渐恢复健康。“生命是无价的。上海警务航空队自从2009年5月正式成立后,与驻沪部队的管制部门和民航的空管部门协调沟通顺畅,原来申请到起飞需要15到20分钟,将来我们希望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边请示报告边起飞。”

  目前,120医疗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每天在上海市公安局警务航空队虹桥基地驻点备勤,随同警用直升机参战,提高了医疗救援的快速反应能力。

  疑问三:直升机空中巡逻执法普遍吗?

  答复:全国已有20个警务航空队,关键时作用巨大。

  据上海市公安局警务航空队介绍,启用直升机空中巡逻执法,国内已有先例,发达国家更已沿用数十年。1947年,美国纽约警方首先将直升机用于警察执法。1956年,英国警方在直升机上安装了救生起重机和担架,用于执行紧急疏散任务。上世纪60年代,德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相继组建了警用航空力量。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警用直升机约4000余架。在美国,每百万美国人有7架警用直升机。即使只有数千居民的小城卢明顿,也配备了一架警用直升机。在面积约2580平方公里的日本东京,有14架警用直升机、7架消防直升机、6支航空救援队,市区内接警后到达现场的时间平均不超过10分钟。在德国国内,任何地方都可以在15分钟内得到航空救援服务。

  1993年,武汉市公安局配备了国内首架警用直升机,其后在1998年抗击特大洪涝灾害中担负巡查堤岸的任务,及时发现了溃堤先兆,为护堤抢险赢得宝贵时间。2006年,台风“碧利斯”侵袭粤北、粤东大部分地区,广东省公安厅出动两架直升机飞往韶关参与抗洪抢险救灾,连续8天飞行94架次共84小时,救出群众57名,并向7个受灾重镇13个救灾点投放29.1吨救灾物资。

  真正让大多数人看到直升机的巨大作用,是2008年汶川地震。在道路无法通行的情况下,是直升机第一时间将救援力量和物资送往灾区。目前,全国已有20个警务航空队,警用直升机35架,飞行员60余名。

  上海市公安局警务航空队组建两年来,直升机在世博安保、F1中国大奖赛、环崇明岛国际女子自行车赛、国际马拉松赛、世游赛等一系列重大任务中发挥了作用。

  疑问四:还会有更多直升机参与城市管理吗?

  答复:到2020年,力争15分钟到达全市任意一点。

  事实上,8月8日起广受关注的直升机空中巡逻执法,并不是上海直升机第一次用于交通管理。

  今年清明小长假期间,全市共有562.1万人次出行,涉及车辆49.8万辆次,创了近年新高。警务航空队连续3天派出直升机巡视观察,实时传输地面路况。

  目前,上海已建立起专业的“空中交警中队”,探索立体化的交通管理和执法长效机制,解决一批交通管理中的难点问题。例如,G60、G15、G2等高速公路以及外环、郊环等公路是危险物品违法运输高发地段。监控危化物品违法运输、大型车辆超限超载、夜间飙车等地面取证难度较高的违法行为,已列入警航队空中交警的下一步计划。市安监局及市交通港口管理局只要向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提出需求,巡逻中的警航直升机就会赶往现场。直升机上装备的GPS监控网络和GIS地理图像系统,与相关部门对危化物品运输的GPS监控网络联网,直升机可以全程监控和跟踪车辆行驶路线和轨迹。

  直升机还将应对城市发展可能出现的新问题。目前,国家空管委已有低空开放推进工作的时间表,并已在试点。一旦低空开放,越来越多的私人飞机将飞向城市天际,违规飞行或被不法分子利用的违法飞行现象将可能发生,警用直升机的投入使用,必将对维护城市空中安全秩序起到积极作用。

  明年,上海将引进一架专业的大型(消防)直升机。到2020年,上海有望拥有更多的警用直升机,并拟在浦东、金山、崇明建设直升机临时停放点,争取形成15分钟到达全市任意一点的覆盖网络。

  现场目击

  1.5小时劝离10余起高速违章停车

  昨日上午8时30分,28岁的“空中交警”吴智超坐上一架EC-135双发轻型警用直升机,从虹桥基地起飞,前往G2(京沪高速)和G15(沈海高速)巡逻。这是上海警务航空队在执行“文明交通示范公路创建活动”监控高速公路任务。

  随着直升机快速飞临G2高速公路上空,身着交警制服的吴智超开始操作机上监控装备——数字视频图像传输设备(FLIR)。这个传输设备能拍到距离1800米内的物件,还能在200米上空清晰拍摄车牌并回传指挥中心。夜间使用时,红外图像传输设备在光线微弱的情况下,能清晰拍摄地面情况。同时,也可使用机载强光搜索灯,光照足以覆盖2个足球场。

  9时许,吴智超发现一辆大型货车压线行驶,立即用高音喇叭喊话,这辆车随即驶入规定车道。后又发现一辆货车停在应急车道,既没有开启双跳灯,也没有放置警示标志三角牌。吴智超将仪器交给搭档、25岁的任务员许寅尧拍照取证,自己通过高音喇叭提醒驾驶员,很快这辆占据应急车道的车辆开走了。

  空中交警还能呼叫地面交警配合处理。前天上午,空中交警在G60高速石湖荡出口附近,发现一名拾荒女子在高速公路中心绿化隔离带内捡拾垃圾,吴智超在空中喊话的同时,通过电台通报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不到10分钟,接到指挥中心通知的松江交警支队赶到现场,将女子带离高速公路。每架直升机执勤时,市公安局指挥中心通过监控视频和电台与机组保持联络,一名空中交警还在指挥中心备勤,第一时间沟通。

  上午10时30分许,直升机返回虹桥基地,两名飞行员与吴智超、许寅尧浑身湿透。约为1.5小时的空中巡航时间内,他们劝离10余起高速公路违章停车行为。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