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运期间气象预警将精确到街道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1日06:50  深圳特区报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第五燕燕)昨天,市气象局副局长毛夏与相关部门负责人登上“直通车”,与来访的热心市民进行面对面沟通。毛夏表示,深圳市气象局承担了大运会8大赛区、63个场馆、11项户外赛事的大运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深圳大运会期间,我市气象灾害预警将精确到街道。

  为全市40多个重点地段提供专项气象服务

  一位市民询问,气象局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确保大运期间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毛夏表示,由于8月份深圳天气异常复杂,气象保障服务面临着严峻考验。为了保证大运会顺利进行,气象部门进行了多方面的准备。据介绍,大运会已形成满足精细化需求的气象综合探测系统,实现泛华南六省及港澳气象探测信息共享,建成高起点精细化的预报预警平台,形成集约高效的精细化公共气象服务模式。

  “同时,深圳大运会气象服务团队还为大运会11项户外赛事确定了气象影响指标,为深圳市各室内场馆提供精细到场馆、到逐小时的天气预报服务。例如,开闭幕式提前3天提供逐3小时精细化天气预报,提前1天提供逐小时滚动发布天气预报。我们还为全市40多个交通场站、港口机场、高速公路、地铁高架段运行、电力系统输变线路和旅游业等提供专项气象服务。”

  市民获取气象信息渠道更加便捷

  “在市气象局集成开发的‘七大技术平台’中,气象灾害分区预警平台最引人注目。该平台打破了以县市级行政区域为预警发布单元的传统模式,高效地将小区广播系统、短信平台、网站、传真系统和电台等发布渠道集成于统一的平台,3分钟内完成所有预警产品的制作和分发,大大提高了气象灾害精细化预警能力和水平。”针对气象爱好者提出的如何让市民更加快速、便捷获取即时气象信息,毛夏表示,大运会气象服务团队通过专线向大运会信息系统发送比赛期间天气实况和预报产品,建立了中英文大运气象服务网站,编写了图文并茂的中英文气象服务指南,完善了手机短信发布平台、小区广播系统,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公共媒体以及一些公共设施提供公共气象信息服务。据悉,在大运会结束后,这些服务项目中的大部分都会保留,继续为公众服务。

  深港紧密合作服务两地居民

  随着深港合作日渐深入,深港气象部门的交流和往来也越来越多。一位来自宝安区的中学教师询问,深港两地是如何做到气象信息互通的?

  “深圳和香港的地理位置相近,气候特点也非常相似。因此,两地在天气预报上加强合作,将能有效提高两地预报水平及联合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更好地为两地居民服务。”

  毛夏介绍说,目前香港的雷达、风廓线仪、34个自动气象站,包括潮汐等资料,已经可以实时传到深圳。深圳的雷达、观测系统的实时系统也可以传递到香港。香港天文台比较精华的业务系统,也会服务本届大运会的气象保障工作。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