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普法教育护佑新农村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1日06:59  法制日报

  本报记者? 韩玉婷

  8月4日下午,“中央新闻单位青年编辑记者延安行”代表团结束了在延安市内的参观,队员们分别前往吴起县和延长县,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农村生活。记者所在的第一组被分到延长县张家滩镇下盘石村。乘车从县里出发,经过1个多小时崎岖起伏的山路,到达座落在巍巍群山间的下盘石村。

  一进村,在锣鼓唢呐的伴奏下,村民秧歌队一路把组员们从村口迎进了村委会大院。让记者们不仅感受了老乡们的淳朴热情,也对下盘石村浓厚的文化氛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者和另外两名组员被安排住在53岁的村民郝如荣家里。住在郝大叔家的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饭,郝大叔突然笑着问记者:“你是《法制日报》记者?”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大叔笑得更开心了,拉着记者来到隔壁的一间窑洞里,从炕上拿出一张报纸递给记者说:“你看这是你们《法制日报》不是?”记者接过报纸一看,果然是今年的一期《法制日报》,顿感惊喜。仔细一看,上面还有记者的名字,指给郝大叔看,大叔拿起报纸来端详了好一阵子,高兴地说:“我们这里也能看到《法制日报》,没想到今天还能见到记者本人!”郝大叔说,下盘石村有专门的文化室,就设在村委会大院,村委会根据村民的实际需要订了一部分报纸,村民可以随时借阅,他自己就常常借回家看。

  带着好奇,记者来到村委会一探究竟。在文化室里,不仅有各种全国和当地的报纸,墙上还挂满了富有陕北特色的剪纸作品和民俗画。下盘石村党支部书记、村长郝银奎向记者介绍,下盘石村有近千年的历史,是远近闻名的文化村,早在明朝时期村里就有私塾,长久的文化熏陶让村民非常重视教育学习,村民整体的文化素质比较高,这些年有不少孩子考上名牌大学。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下盘石村发挥优势,通过秧歌、剪纸、庙会、趣味运动会等各种活动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让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占领了农村精神文化阵地。

  同时,村委会、村党支部特别重视法制文化建设,仅今年以来就举办党员法律法规培训3期;在驻村民警指导下,每两个月组织村民学习一次法律法规,并解答村民的实际问题;村治保会2010年共开展5次法律宣传教育活动,内容涉及农民权益保障、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由大学生村官和镇司法所工作人员讲解。这些举措提高了村民的法律意识,增强了村民的法制观念,下盘石村还先后获得“延安市文明村镇”、“延安市民主法制示范村”等荣誉。

  大学生村官阎鹏告诉记者,较高的文化法律素质使得下盘石村民风淳朴、治安状况良好,小偷小摸现象几乎绝迹,摩托车停在村里不锁也没人偷,“我来这里快3年了,村里没发生过一起违法犯罪案件和到镇、市上访事件”。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