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自主品牌进口车销量冰火两重天 中国汽车业入调整期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1日07:09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8月11日消息(记者满朝旭 张庶卓)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9号晚间,江淮汽车发布上半年财报显示:二季度净利润下降了30%,受此拖累公司上半年净利润仅实现微增;而与此同时,其他自主品牌车企的日子也不好过,比亚迪副总裁夏治冰突然辞职,外界推测主因也是销售不佳。

  还记得2009年,我国汽车全年产销量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许多专家认为,中国的超越只是开始,国内汽车市场自此将一骑绝尘,逐渐拉大与欧美的差距,随之而来的将是自主品牌轿车的春天。然而仅仅两年后的今天,很多人的乐观就被对自主品牌的担忧所替代。

  目前“自主品牌”汽车的生存环境究竟怎样?当前政策的变化给市场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自主品牌不给力

  刚刚过去的7月,我国汽车生产130.61万辆、销售127.53万辆,与上月环比,生产下降了近7个百分点,销售则下降了十分一还要多。对于这种情况,一个合理的解释是季节性因素。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助理秘书长朱一平:七月是汽车产销传统淡季,多数企业进行设备检修和高温放假,影响产销总量。因此,我们认为,目前汽车产销态势符合预期。汽车产销低速增长;多数车型环比回落,同比乘用车好于商用车;1.6升及以下乘用车市场份额下降。

  朱一平所提到的“1.6升及以下乘用车市场份额下降”的确是事实。在部分城市纷纷出台汽车限购政策的情况下,幸运地拍得或抽签获得车牌的消费者往往倾向于选择大排量轿车。1.6升及以下乘用车市场因此受到了较多的影响。与此同时,生产1.6升及以下乘用车的企业以国产自主品牌居多,市场份额的下降则意味着自主品牌受到更大的影响。

  从产销数据来看,自主品牌在过去的几个月份里确实有些不给力。7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环比下降18.14%,自主品牌轿车销售环比下降21.03%。但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杨认为,现在还不能说自主品牌就不成了。

  董扬:我觉得也不能断言,就此,自主品牌就失败或衰退下去。 我相信,自主品牌在小排量、低价位方面还是有它的优势。但是,要接受考验,进一步通过竞争,提高自主品牌的竞争力。

  当前车市属政策市 政策变化考验国产车企

  自主品牌当前究竟面临着什么样的考验?有人认为一些政策的变化在考验着国产车企。的确,购车优惠政策的退出,油耗准入政策的施行、治堵限购实施,业内判定当前车市是政策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曾多次呼吁,各级政府不要再出台影响汽车消费的政策,但是,最近,贵阳也加入了汽车限购城市的行列,对此,董扬表示不理解。

  董扬:对于贵阳出台限购政策我们想半天没想通,我们研究半天,他到底为什么?车多?发展快?都不是,调整振兴规划大家都有,他就是违反。他们不具备像北京学习的条件,第一,北京车多,第二,北京真堵,第三,北京出台政策有程序的,跟国务院汇报过,跟各部委协商过。总体而言,我们不希望再出台不利于市场的政策了。

  进口轿车猛增长

  当自主品牌遭遇艰难困境的同时,本就实力强大的进口轿车却迎来了春天。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进口车销量达39.5万辆,同比增长36%,上牌量居高不下,而国产车增长幅度只是进口车的零头:3.35%,什么原因造成了冰火两重天的局面?

  对于进口车和自主品牌轿车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杨坦言,自主品牌的竞争力确实不如进口车。

  董扬:人有钱以后喜欢买好东西,政府在掌握进出口的时候,现在由追求顺差转为追求贸易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手续各方面更简单了、更便捷了。自主品牌在市场增长变缓的时候和下降的时候,自主品牌竞争力就是不如外资品牌,现在我们自主品牌相当于一个少年,外资品牌是成年,一碰到冬天来了,可能是孩子先感冒,大人且不感冒呢。

  自主品牌不给力、进口轿车猛增长。有专家认为,另一个解释在于在限购政策下,更多的消费者更愿意把目光投向进口车。这势必给自主品牌带来更大的压力。

  中国汽车行业已进入调整期

  昨天(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中国汽车行业的景气指数,这个指数还配有汽车行业预警灯,红色代表行业过热,绿色则表示正常,但是,记者看到的却是表示行业较为低迷的“浅蓝色”。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景气研究处处长唐有成认为,中国汽车行业已经进入了调整期。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