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伦敦骚乱的警示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1日07:55  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伦敦骚乱的警示

  ◇ 和静钧

  爆发于8月6日晚的伦敦骚乱,到8月10日已经持续了四天,范围已扩散到了伦敦之外的数个重要工业和商业城市。这一波“打、砸、抢、烧”骚乱为英国近二十年来最为严重的一次,也是西欧国家近几年国内骚乱中影响最为恶劣的一次。透视这场进行中的骚乱之成因与发展,不难梳理出一些规律性的社会危机警示。

  8月4日晚伦敦一名黑人青年被警察追捕中射杀之后所造成的结果,其背后肯定有处于应激状况的社会结构性矛盾。只要有个导火索,已经绷紧的结构性矛盾就会集中呈现。因此,以“偶发性事件”来掩盖社会矛盾,其结果往往是为下一波更激烈的冲突制造条件,所以,关键的问题在于有没有一个调整和舒缓社会矛盾的机制。

  以英国这场骚乱为例,伦敦大都市多以种群社区为单位组成,居住于伦敦贫民圈或市郊的,大都是移民社区。英国移民社区多为二战后输入劳力的来自非洲和西亚的移民,他们第一代移民为英国基础建设流过汗,而人口变得更庞大的第二代移民却随着教育不足和社会贫富分化而逐渐成为社会弱势群体。大凡欧洲国家都有优厚的福利体系,福利有效地缓解了社会矛盾。从全球经验来看,英国的社区服务算是做得最成功的。例如伦敦市招募和指派了千名“辅导员”,深入黑人社区,帮助黑人社区发展,失业青年也有失业救济。英国曾拍过一部《无耻之徒》的电影,讲的是全家无一上班挣钱,全靠失业救济金,过着轻松的生活,还生了一大帮子女,而抚养子女的责任又全推给了社会。

  不过,过度福利开支,结果就是政府负债过重,英国到了保守党和自民党联合组成政府时,其赤字已经超过GDP的10%。在经历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冲击下,政府不得不削减开支以减赤。财政紧缩政策下,原本享有的福利缩水,提供给相对贫穷的社区的社区服务中心被裁减,大学学费超幅度上涨,公务员的薪水被“冻结”,养老退休金等福利也受影响,引发社会不满。在伦敦骚乱之前,短短这两年工夫,英国就爆发了地铁工人大罢工、公务员罢工、大学生和教员示威抗议等事件。

  可以说,近两年来,卡梅伦新政府上台后,做得“甚少”,这是矛盾逐渐被放大的重要原因。近两年来,卡梅伦政府除了高唱个人主义的救世观和“小政府大社会的公民社会”之外,在改革与经济政策方面鲜有大的动作,在减少贫富差距及机会不均等方面,基本没有突出的成就。伦敦则为迎接2012年奥运,在乐此不彼地搞“严打”,6月初曾有报道说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亲自带队独闯虎穴抓犯人。

  任何社会都有或多或少一部分阶层或群体,对社会抱有不满。一个宽容抗议行为的社会,往往会觉得这部分人的声音很强。伦敦骚乱参与人数并不多,多是蒙面的数百青年为单元。从某个角度来看,由于英国有容易释放压力的社会环境,他们的不满,还处在可以控制之时,就提前爆发,虽然造成了相当的破坏,但断不至于危害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也不影响到政府的执政。所以,我们在关注英国骚乱时,更应该思考其背后普遍性的教训。

  作者系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