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航母平台出海试航

  

我航母平台出海试航

  

我航母平台出海试航

  记者5日在大连港拍摄到了直-8直升机在航母上起降的情景。

  

我航母平台出海试航

  “布什”号航母

  

我航母平台出海试航

  泰国“差克里·纳吕贝特”号航母

  

我航母平台出海试航

  图为拍摄于大连的中国航母平台。(资料照片)本版文图据新华社、《北京晚报》

  根据改造工程进展情况,8月10日,我航母平台进行出海航行试验。按照试验计划,首次出海试验时间不会太长,返回后将继续在船厂进行改装和测试工作。 据报道,预计航母在经过一年多的试航后,将于明年正式服役,服役后它将成为中国的首艘航母。

  航母在拖船牵引下沉稳掉头

  10日凌晨,“瓦良格”航母离岸进行出海航行试验,出港时“瓦良格”航母没有依靠自身的动力,而是被拖船拖出码头。

  10日5时09分,“瓦良格”号鸣笛三声,在晨雾中缓缓离港,惊起海鸥一片。雾开云散,10日的大连阳光灿烂。关于航母首次海试的细节描述,新华军事官方微博有更多的呈现,“10日凌晨的大连一度浓雾弥漫,能见度仅数米,让人有些担心。雾中,航母平台在拖船牵引下沉稳掉头,顺利出港。”

  7月27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在北京宣布,中国目前正利用一艘废旧的航空母舰平台进行改造,用于科研试验和训练。尽管国防部发言人一再强调航母出海试验的具体时间未定,但外界对于这一时间点的猜测从未停止。这一切都于8日上午尘埃落定。

  航母返回后将继续改装测试

  根据辽宁海事局网站9日15时21分发布的航行警告,8月10日零时至14日18时,大连港有船出海进行航海试验,其他航船禁止驶入黄海北部辽东湾特定海域。该试验海域横宽13.25海里,纵长22海里。

  从“瓦良格”航母2002年3月3日正式抵达中国大连,停靠在大连内港西区码头开始,到2011年8月10日正式试航,一共经历了9年5个月又7天时间。“瓦良格”航母抵达中国后,即开始了改建工作,直到2008年底,中国国防部开始披露有关航母的相关信息,使得中国第一艘航母成为近年来持续升温的焦点话题。

  按照试验计划,首次出海试验时间不会太长,返回后将继续在船厂进行改装和测试工作。

  权威解读

  航母形成战斗力恐还需十年

  10日上午,我国航母平台进行出海航行试验。航母试航是一个相当复杂而繁琐的过程,那么我国的航母这次出海还进行哪些测试呢?据了解,10日开始的出海试验应该归属厂方进行的测试。军事科学院研究员杜文龙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从大型水面舰艇的建造看,一般包括下水、试航、服役三个大的阶段。下水是船体结构完成就下水,在船体上面装东西,那叫舾装;这些装完了以后,然后去试航。

  航母出海应是厂方测试

  杜文龙说:“无论在西方欧美国家,还是俄罗斯,航母的试航一般都包括码头测试和海上测试两个阶段。但不同国家对航母测试的具体内容略有区别。码头测试一般称为系留航行或者系泊测试,海上测试依据不同作用,可区分为厂家测试和军方测试。如果按测试内容可以区分为航行测试、航空测试等。”

  厂方的测试侧重于航母本身物理性能,能不能转?能不能走?工作状态如何?主要是测试航母硬件设备能否正常运转;军方的试航主要是进行舰载机、预警机等与战斗力功能紧密相关的测试。很明显,现在关注的试航,应该是厂方进行的试航。

  航母各个系统需“磨合”

  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李杰大校则表示,航母试航就是“在加装了一些设备之后进行的试验,但却是一系列极其复杂的过程”。

  航母试航一直伴随航母全寿命过程,即使航母服役之后,还会定期返厂进行维修、保养,有的航母返厂后会在工厂里维修3至4年,换设备、加装备之后都需要试航。航母本身就是一个大系统,又有众多的子系统,每个阶段的侧重点不一样,外人很难猜测到具体的海试课目。

  “航母是一个复杂系统,涉及方面非常广,比如战略母港、试飞场地等,都需要一并加以考虑。”李杰说。李杰表示,航空母舰是一个复杂的作战系统。作为大型水面舰艇,交付科研、试验、训练使用后,不仅舰上各类装置、电子系统、武器系统等需要调试,军舰内部各个系统之间需要磨合,与编队中其他舰艇的协同需要训练,舰载机飞行员训练、舰机协同等都需要较长时间完成。

  从下水到形成战斗力尚需时间

  当中国拥有了自主建造的航母之后,从航母下水到形成战斗力又需要多长时间呢?从世界发展经验来看,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法国1946年拥有第一艘航空母舰,到1956年才形成完整的编队作战能力,经历了10年。

  按西方航母建设的规律,每名舰载机飞行员的陆上、海上训练要3到4年,一架舰载飞机一般需要培养1.5名飞行员,如果按每艘航母搭载40架飞机计算,共需要60名飞行员,飞行员的培训也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此外,航母还要进行夜航、复杂气象条件等方方面面的训练。即使是美国海军这样十分成熟的航母使用者,一艘新航母形成战斗力也需要2到3年时间。对于从没有接触过航母的中国海军来说,这个过程会更长。

  有航母和有航母能力是两个概念,法国用了十年的时间,中国是不是也需要这样的时间长度?海军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尹卓少将认为,恐怕也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因为当时法国在培训的时候,它的舰长和主要的舰员都是由美国替它培训的,它是整个航母的团队到美国和英国去培训。

  关注热点

  “天津”号成航母名称候选

  1 这艘航母的名称是什么?

  “瓦良格”号刚刚启动改装工程之时,有关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的命名问题,就引起了热议。从“施琅”、“泰山”到“天津”等不同角度、不同寓意的航母名称“建议”不绝于耳。

  中国海军舰艇命名有着严格的标准和切实的条例条令依据。根据《海军舰艇命名条例》,舰艇命名需遵循以下原则:区别于国际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舰艇命名;区别于国内地方船名;条理性强,便于记忆;字音清楚,不易相互混淆;名称响亮,有意义,能够体现祖国的尊严,表现出中国的悠久历史和文化;能够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使用长久,在相当长时间内,能够满足装备发展的需要。

  根据海军的惯例,军舰在正式服役之后才有真正的命名。中国第一艘航母的名字到正式服役那天才会公开。目前已有“天津”号被提出候选。

  2 谁最有可能当舰长?

  海军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尹卓少将说,舰长人选要具备四个条件,首先要具备优良的战术素养;第二要有部队管理经验,要懂得指挥部队;第三要对武器装备比较熟悉,熟练进行应急处置,如舰面上飞机相撞、舰船遭受鱼雷打击该如何处置等。

  为先期培养航空母舰及其编队指挥人才,1987年5月,经中央军委批准,海军决定在广州舰艇学院开办首届也是至今唯一一届“飞行员舰长班”。从海军航空兵飞行员中经过严格考核,挑选出李晓岩、柏耀平、杨宏、王大忠、王仲才、王玉成、马业隆、何虎、彭建林9人历时3年半的学习后,成为中国海军第一代“既能驾机上天,又能率舰闯海”的高素质的复合型军事指挥人才。近日,被称为“海陆空三栖明星舰长”的李晓岩及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副院长柏耀平,被外界推测最有可能成为舰长的人选。

  3 为何定位于试验和训练?

  尹卓表示,航母本身的建造、功能要求非常复杂,每个舱室大小,指挥舱、油舱放在何处等,都需要通过计算机模拟,然后到舰上实际检验。

  人员训练是新建航母的重要问题。除舰载机飞行员的训练外,每个具体岗位舰员士官的职责也非常重大。在航母舰面上停机更是重大考验。如何在有限的舰面停放尽可能多的舰载机,还需要经验的积累。舰载机回到舰面时,因为尾翼很热,下来后就要关机,等待士官指挥着牵引车引导停机入位。各个部门之间要进行磨合训练,整个航母要合练,还要与舰载机合练,与属舰合练,一步步才能形成航母编队的整体战斗力。

  中国改建航母大事记

  2002年3月

  “瓦良格”号航母抵达中国大连港

  2011年7月27日

  国防部宣布中国正改造废旧航母用于科研试验和训练

  2011年8月10日

  我航母平台进行出海航行试验

  海试预测1

  舰载机或将绕舰飞行

  舰载机是航母的灵魂。舰载机着舰、起飞的难度不能简单地与从陆地机场起飞降落相比。一般来说,舰载机上舰要经过一系列的航空试验,大致分为舰载机接近航母试验、舰载机着舰模拟试验、舰载机着舰试验、舰载机起飞试验和舰载机载重试验。

  如果首次试航,舰载机不能着舰并起飞的话,舰载机将会以何种形式亮相?可以预想的就是舰载机接近航母试验,有点类似60周年国庆阅兵中的多机会合编队飞行,但战机速度和舰船又无法相提并论,不太可能是伴随飞行,最有可能的就是航母先到达海试区域,舰载机从陆地起飞直奔航母而去,在预定海域和航母相会。

  关于中国舰载机型号,早先风传很多种可能,最有可能的一种是购买或者引进俄罗斯、乌克兰的舰载机以及相关技术,随着歼-15舰载机的图片在网上曝光,中国很可能是独立研发了自己的舰载机。

  海试预测2

  直-8预警直升机现身航母甲板

  除了舰载战机,预警机也是航母上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根据人民网军事记者的描述, 8月5日,中国海军直-8预警直升机曾飞临我国第一个航母平台上空,在飞行甲板上进行着舰演练。

  关于预警直升机的猜测,最初运-7上航母的呼声很高,但是“瓦良格”号缺少其必需的弹射器,因此被排除选用可能。所以,在“瓦良格”号上装备自主研发的直-8预警直升机可能性比较大。

  根据推测,在首次出海期间,正在研制中的歼-15舰载歼击机未必会上舰进行起飞和着陆训练,登舰的可能会是舰载直升机。

  花费知多少

  建一艘航母最少花数亿美元

  美国大型“尼米兹”级航母最初建造费用才几亿美元,而到了这级最后一艘“布什”号就涨至65亿美元,“福特”号航母则在110亿美元以上。

  现代航母和未来航母都将越来越多地运用许多高新技术,一艘航母的造价还与其运用高新技术量的多少有关。“福特”号航母运用的高新技术高达50%,费用肯定也会非常高。相对而言,中小航母的建造费用肯定便宜得多,比如世界上最小的航母——泰国的“差克里·纳吕贝特”号满载排水量仅1万多吨,造价也仅为2.85亿美元。

  美航母出航日花费130万美元

  建造航母编队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包括航母、舰载机、辅助舰艇等作战单元,而养护一支航母编队的成本也很庞大。

  以美国为例,1990年完工的乔治·华盛顿号航母造价为45亿美元,而整个战斗群的造价将近115亿美元。而美国政府2012年国防预算显示,美国海军计划建造一艘最新型的福特级核动力航母,预计建成这艘航母所需的资金总额就高达110亿美元。

  据美国学者统计,除去建造成本,整个服役期间,养护一艘尼米兹级航母至少需要233亿美元。此外,美国科学家协会的一份报告估算,一艘尼米兹级航母每年需要2.4亿美元用于执行任务。以华盛顿号航母为例,该舰2010年6月14日离开基地出海巡航,12月14日返回,出海183天,平均每天花费约130万美元。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