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故宫不是一群人的“紫禁城”

  故宫又爆猛料,内外勾结私分票款。

  按规定,故宫门票款必须全部直接上缴财政部,但就有导游有本事直接带领游客进故宫,绕过买票环节,也就是逃票。钱自然还是要付的,只不过这些钱不是去了财政部,而是由导游和故宫的警卫人员直接结算,双方分成。(8月10日《京华时报》)

  故宫很想平静下来。这样下去,故宫迟早会有人顶不住要辞职“以谢天下”。从最开始的盗窃门,到后来的错字门、道歉门,一直到哥窑门、私拍门,然后到现在的票款门,故宫就像一个被打开了的潘多拉魔盒,从里边不断地飘出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以前庄严、神秘、权威、不容亵渎的形象步步崩塌,几件事情下来,让故宫外的无数人群齐声嘘了口气:“哦,原来故宫也不过如此……上班、挣工资、拿职称、渎个职、偷个懒儿、犯个浑、占公家个便宜、贪污公家个钱,然后像我们有时候会失手把墨水撒在办公桌儿上一样,他们也会失手把文物打碎,只不过墨水三元一瓶,他们打碎的文物却要以天价计。”故宫还曾将放置佛像的箱子误认为是破烂卖给了收废品的。真是故宫的工作人员见文物见多了,即使面对一件价值连城的文物也像我们面对超市买的一次性纸杯一样吗?

  每一件事情,都不可原谅;每一件事情,都超出了我们对故宫原有的想象。曾经,没人怀疑过故宫。曾经,我们对这一群中国历史、中国文物、中国国宝的托管者们信任无比。也或许正是这种信任,才让故宫成了一个似乎独立超然于世外的群体和单位。这个单位是超乎于世外的,是缺少世俗的审计和监管的,在这个单位工作的人群却又是和大部分人一样没什么大的分别。在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独立的单位里,一道高高的宫墙隔开了所有外界的探视,里边儿人的恶的因素也就不断自由滋生,有了事情第一反应就是“盖过去”、“捂住”,而不是通过正常的渠道解决。就像是哥窑瓷器被损,后来有人鉴定说这不是哥窑的,而是官窑的。那么一件国宝碎都碎了,号称专业的故宫竟然连这是哥窑还是官窑都还没分清楚,这让我们情何以堪?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故宫吃故宫。一个封闭的紫禁城,一城天价的国宝,一群敢把文物当破烂儿卖、写了错别字也不承认的工作者,在挪动一块砖都有可能弄伤一段历史的故宫,这三个元素凑在一起是一件相当可怕的事情。现在把故宫的问题暴露出来,总比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要强。而要想彻底地为故宫洗刷掉蒙尘,也唯有让故宫变得“透明”起来,而不是成为一群人的“紫禁城”。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