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陶屋陶牛马掘出一大堆

  本报湘潭讯(记者 刘炬)昨日上午,记者从湘潭市博物馆获悉,通过文物专家挖掘,位于湘潭市雨湖区工贸学校考古发掘工地的三座东汉晚期砖室墓又出土了陶镇墓兽、陶马、陶牛、陶猪等一批珍贵文物。

  7月29日,湘潭市文物局考古专家在湘潭市雨湖区工贸学校考古发掘工地的一座墓内发现了东汉晚期的龙凤纹青铜镜、带釉陶杯、铁剪及大量含文字、图饰的墓砖。随后,考古专家对该工地进行了进一步发掘。

  据了解,一号墓为圆形砖室墓,墓长4.2米,宽3.5米,残深1.2米。该墓被一座清代早期墓打破、扰乱,随葬器物摆布零乱,残缺,部分器物仅存少量陶片。陶器有陶镇墓兽、陶马、陶牛、陶猪各一件(其中陶猪缺头),还有陶屋、陶仓、陶井、陶灶、陶壶、陶罈、陶罐等器物残片。部分器物上釉,但大部釉已脱落,陶壶、陶罈、陶罐的纹饰为麻布纹。

  二号墓为前中后室砖室墓,被现代人盗掘,未发现任何随葬器物。三号墓被二座清代墓打破,出土随葬器物有龙凤青铜镜1件,铁剪刀1件(残缺),陶杯2件(其中一件残缺),陶杯无釉无纹饰。少数青砖上有“舒家墓”、“万岁安”、“富贵”三种字样。鉴于三号墓出土的铜镜、剪刀等文物,考古专家推断墓主为女性。

  据湘潭博物馆副馆长、文物专家盛兆华介绍,湘潭市河东地区东汉时期到两晋南北文物比较多,在河西雨湖区一带很少发现。这次发现的这一墓葬群,年代在1500年以上。目前三个墓室中均未发现人的骨骸,这与南方的地质条件有关,南方土壤为酸性,腐蚀性较强,所有有机质的东西都被腐蚀变成土壤。

  《两千年青铜镜重见天日》后续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