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与长沙一起成长

  

与长沙一起成长

  北大见习团合影。均为贺芳 摄

  

与长沙一起成长

  清华见习团合影。

  去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90多名学子一个多月见习调研后,围绕长沙优势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统筹城乡、政府管理、长沙城市国际化等领域提出诸多建议意见。一年后,长沙又迎来了一群充满活力和才智的年轻学子。

  今年,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所大学45个院系60个专业的约120名学子分成7支队,深入35个单位53个岗位调研,从长沙区域经济发展、新材料产业、工程机械产业发展、“两型社会”建设等方面提出了7个调研报告,共约10万字。

  一次暑假见习,为他们和长沙的未来,提供更多机会。

  【爱上了长沙】“以就业为目的”亲近长沙

  活力、热情、发展迅速——这是曾经在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读高中的娄底伢子张沧海给长沙的关键词。现在的他是清华大学微电子硕士研究生,也是此次清华大学见习团团长。

  为了吸引更多的同学来长沙见习,他可没少下功夫。“当初湖南这边有90多个需求岗位,作为团长,我尽一切方式招揽同学来长见习。”在湘籍毕业生晚会上发传单、向身边同学宣传、在人人网上发启事……张沧海介绍,暑假期间很多团队在清华招人实习,最后来长的见习团招得40人,是清华150多个支队里共1000多人的见习团中最大的一支队伍。

  张沧海希望毕业后能来长工作。“我所在的中冶长天集团有4个清华的实习生,企业对我们很重视,希望我们到长沙发展,我个人认为长沙的就业平台比较好。” 张沧海说。

  清华大学电子系信息与通信工程研一的郑熙是湘阴人,郑熙非常满意自己在湖南继善高科技有限公司的见习生活。“住宿和就餐条件很好,公司业务上有一套有效的管理体制和一支有力的研发队伍,在物探仪器方面达世界级水平。”郑熙表示,这样的平台对学子们很具吸引力。

  “选择到长沙来参加见习调研,主要是因为去年参加过的室友介绍的,长沙的领导很重视,条件也非常优越,再加上我是湘妹子,所以毫不犹豫就选择了长沙。”北大见习团成员法学院法律硕士2009级学生常德妹子孙杨表示。孙杨介绍,今年北京大学共有数十支团队到各个省份进行调研,来长沙见习的很多同学都是希望今后能够在长沙工作的,“现在很多同学想去一些充满活力的二线城市发展,这种见习活动正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些二线城市,了解自己的家乡,为自己以后的工作做准备。”

  【收获着成长】下基层进企业,很有收获

  “我认为长沙市内的闲散青少年管理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模式,我们北大博士服务团以长沙市闲散青少年协同治理为课题,做出了相关研究……”这是北大博士团团长付磊在2011年北大清华长沙调研工作报告会上的报告内容。此次北大清华博士、硕士生到长沙开展见习实践活动,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为期一个月,学子奔赴市直各机关、园区管委会、重点企业、“两帮两促”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进行见习,同时进入基层社区,调研城市社区内部管理以及农村地区的旅游发展规划等相关问题。

  “两位师傅在见习期间向我们介绍关于公司内部运转工作的各个方面,用他们的经验介绍中国最先进锥齿轮制造机床的过程。”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硕士刘莎被安排到中大创远数控装备有限公司跟从周鹤群和傅思两位工程师。刘莎所在的实习部门是该公司的设计院,涉及到该公司的产品思路和研发过程等核心部分,“设计院对高品质产品的追求以及钻研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北大公益实践团一行8人则来到浏阳市大围山金钟桥村进行名为“挖掘乡土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为主题的社会调研,开展为期半个月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乡村生活体验、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给村民建立健康信息库等爱心活动。

  “刚到这里的时候还很不习惯,条件也不是很好,见习工作遇到了许多困难,可是村民们的热情招待,积极配合,深深感动了我。”公益实践团团长、北京大学城环学院风景园林2010级硕士生杜玉成用“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来表达自己对湖南农村地区的热爱。

  在实践中,见习团成员们也收获着成长。“在检察院工作真的很开心,那里的工作人员很耐心地指导我、帮助我。”在长沙县人民检察院见习的孙杨说。在见习期间,孙杨观摩了他们的辩论赛,亲自体验了庭审的滋味,“真的觉得很有收获,这种参加实践获得的经验是书本上体会不到的。”

  【实践出真知】7个调研报告,约10万字

  闲散青少年管理一直都是青少年管理问题中很难治愈的“痛”,北京大学博士服务团利用专业知识,对症下药,从“协同治理”的角度打造了一套闲散青少年管理的长沙模式。服务团通过实地考察走访社区,与青少年志愿者团队、政府相关部门座谈等形式,针对闲散青少年数量大、违法犯罪率高、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普遍特点和长沙市青少年管理中存在的资源利用不充分等潜在问题,提出完善闲散青少年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管理队伍的专业性和稳定性、加强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等建议,还创新性地提出了让闲置力量如“五老”人员参与到闲散青少年管理中。

  清华大学博士团调研了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将之称为“中国的力量之都”。博士团详细考察研究了区内三一重工、山河智能、中联重科等主要工程机械制造企业情况,与徐州老牌工程制造基地对比,提出了要进一步优化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用人环境,加快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开发区的投入力度,加快发展配套产业的规划和发展、避免产业同构化,提高产业集群度,加快推进产学研结合、努力培育新兴产业等建议。

  据了解,今年,见习调研团硕果累累,参与课题研究或技术攻关30余项,见习调研团成员共提出建设性意见100余条,初步形成《清华大学见习团之长沙发改委见习队社会实践报告》、《长沙市岳麓区调研报告》、《中国力量之都——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湖南长沙高新区电子(能源)行业调研报告》、《闲散青少年管理的长沙模式分析——以协同治理为角度》、《关于长沙市推进两化深入融合的若干思考》、《浏阳市金钟桥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7个调研报告,约10万字,涉及新农村建设、地区经济发展、企业建设等多个方面。

  “我对长沙说说心里话”

  “来长沙时间不长,不敢妄自评论,只想提个小小的建议……”在为期一个月的见习、调研中,来自清华北大的学子们已与长沙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临别,他们想结合自己在见习和生活中的所见所感,“对长沙说说心里话”。

  公共生活

  重视交通,加大力度改善民生

  卓亚(北京大学软微信息安全2009级硕士):步行商业街人声鼎沸,交通拥堵随之而来,倘若在市中心紧邻地区开通若干机动车道,方便疏离人群,缓解主干道压力,形成主干道配多组疏离支道模式,会解决不少问题。

  杜玉成(北京大学城环学院风景园林2010级硕士生):地上地下交通协同发展,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刘莎(清华大学精仪系机械工程研究生):长沙的高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高温期间的断电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郑熙(清华大学电子系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生):希望长沙在地域扩大、城市整合、大搞建设开发的同时,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也要跟上。

  尹燕利(清华大学物理系物理学直博2010级学生):加大力度改善民生,造富于民。

  教育文化生活

  文化软实力是今后发展方向

  赵冲(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凝聚态物理2009级研究生):我认为长沙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不应该忘记发展其软实力,一个城市只有高楼大厦是很难被人记住的。长沙在经济上很难和北上广相比,应该另辟蹊径,着重发展软实力,形成其独特的文化。在这方面长沙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

  黄洪涛(清华大学材料系金属材料普博2009级学生):开辟国际化文化论坛,将长沙建成世界文化论坛的中心和永久的坛址,把国际文化资源陆续整合到长沙来;力争将马王堆、贾谊故居、岳麓书院、天心阁、长沙铜官窑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传承长沙文脉,旧城改造要保护好历史名街巷和文物古迹,延续古城特有的根系。加强地铁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大力发展影视动漫、出版、会展、工艺设计、工业旅游等支柱性产业,推动“创意、科技、资本”三结合,推进文化产业高端化、网络化、数字化、品牌化。

  经济生活

  加快区域协调发展和人才引进

  李金辉(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社会主义2010级学生):长沙各级领导、各个企业,重视思想与时俱进,视野比较开阔,非常重视人才的引进,经济社会发展欣欣向荣。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整个湖南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因此长沙要发挥地区优势,增加对于落后地区的支援,扩大经济辐射能力,以长沙为中心,不断向外发展,带动周边地区乃至整个湖南的快速发展。

  陶永康(清华大学精仪仪器科学与技术博士研究生):目前,感觉长沙的旅游资源开发得还不完善,无法和一线旅游城市相比。可以围绕湘江、马王堆,继续开发旅游资源,提高长沙市的品牌价值。

  吕伟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学研究生):长沙有很好的地理、文化优势,在新时期要持续长足的发展,人才是关键,企业是支撑,长沙应该继续积极引导高层次人才来长沙就业,扶持更多优秀企业发展,这样才能保证长沙的长期持续繁荣发展。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