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主动服务第一要务 铜山司法行政工作实现新跨越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1日09:47  法制日报

  ? 2010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司法局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积极开展“清源行动”、“双促双助”、“创先争优”、“公正廉洁执法”等活动。全体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人员牢记使命,锐意进取,顽强拼搏,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主动服务第一要务,实现了全区司法行政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优异成绩。铜山区被评为全国“五五”普法先进县(区);铜山区司法局被省人保厅、司法厅评为徐州市惟一一家2006年——2010年度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被省司法厅评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勤廉示范单位”;被市委市政府再次评为全市“政法标兵单位”;连续5年获得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目标考核第一名;2011年被省司法厅记集体二等功;三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被司法部命名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全省社会矛盾纠纷排查预警推进会、全市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清源行动”推进会、全市司法局局长座谈会、全市法律援助工作现场会均在该局召开,各项量化指标及业务考核均实现了“综合保第一,单项夺冠军”的目标。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三项重点工作的深化之年,司法行政事业担负的任务将更加繁重,铜山区司法行政工作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努力实现“六个显著提升”,争当“全国优秀司法局”的总体目标:一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二是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力度显著提升;三是服务民生的能力显著提升;四是人民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升;五是基层基础建设效果显著提升;六是争先进位的成效显著提升。

  拓展矛盾调解领域提升维护稳定能力

  一是以“大调解工作规范年”建设为抓手,进一步规范人民调解工作,加强镇、村级调处中心的规范化建设,积极探索建立新型人民调解机构,努力消除镇、村(居)人民调解组织的盲区,不断扩大人民调解社会覆盖面,切实加强专业调委会建设,充分发挥专业调委会优势,组建调解专家团,建立普法、公证、律师、法援与调解的4项对接机制,形成化解社会矛盾的整体合力,不断提升调解绝对数,进一步巩固人民调解的基础性地位,充分发挥人民调解预防矛盾、化解矛盾和教育引导群众等积极作用,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工作评价考核机制,加大对大调解工作的检查和考核力度,确保矛盾纠纷调解数量、纠纷排查次数不低于去年,民转刑命案发生数不高于去年,确保社会矛盾纠纷的调解成功率处于省市前列。

  二是以人民调解法的施行为契机,按照“全领域引入调解理念,全方位建立调解机制,全过程贯穿调解服务,全社会了解调解工作,全封闭构筑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要求,进一步完善公调、劳调、诉调、检调、信调对接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公调、交调、诉调等人民调解工作室作用,继续探索人民调解与“大调解”各成员单位的联动对接,继续规范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有机衔接,坚持调解优先原则,多调处一些党委、政府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疑难矛盾纠纷,真正让人民调解成为人民群众解决矛盾纠纷的首选;进一步强化矛盾纠纷的有效预防和群体性事件的处置预案,大力推行网格化排查新模式,建立健全定期排查与专项排查,地区排查、系统排查与单位内部排查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全力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切实掌握矛盾纠纷调处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进一步深化接边地区联调工作,确保微山湖边界地区社会稳定。

  三是切实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和建立“兼职型”调解员和“专职型”调解员相结合、“专业型”调解员和“综合型”调解员相结合的调处工作格局,确保镇调处中心专职调解员不少于两名,专职人民调解员达到总人口的万分之一。加强人民调解员业务素质培训工作,积极开展“争当人民调解能手”、“十佳调委会”等活动,全面推行以案定补制度,充分调动人民调解员的积极性,推进调解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

  创新法制宣传模式做好“六五”普法工作

  2011年是“六五”普法启动之年,要扎实做好“六五”普法启动工作,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创新发展,开好头,起好步,为铜山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氛围。

  一是结合“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年”活动,推进重点对象法制宣传教育的深入开展,突出抓好以领导干部为龙头的重点对象学法工作,切实发挥“铜山区科级领导干部在线学法平台”的作用;二是切实加强农村和企业的法制宣传教育。积极开展送法下乡、培养法律明白人、完善法律图书室、农村“两委”干部法制培训、加强农民工法制宣传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深入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通过举办法制培训班、法治论坛、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经营水平;三是进一步完善“法律六进”活动工作机制,在全区举行“法律六进”观摩、交流、评比活动,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营造浓厚的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四是大力创新“六五”普法理念和措施,科学制定“六五”普法规划,力求新的五年普法规划有新思路、新要求、新举措、新发展;切实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更多地依托普法网站、法制短信等新的载体和新的形式,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渗透力,充分发挥基层法律服务室的普法作用,鼓励普法志愿者积极参与普法。开展好年度“十佳普法宣传员”评选活动;五是深入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加强典型的培养总结和宣传推广工作,推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创建率不断提升;六是进一步做好法制新闻宣传工作,开展好“法制新闻宣传先进单位”、“十佳宣传报道员”活动,整合力量,确保法制新闻宣传、信息工作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地位。

  树立固本强基思想强化基层基础建设

  牢固树立固本强基思想,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努力提高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整体发展水平。

  一是切实把“四力”(人力、财力、物力、精力)下沉,切实在充实基层力量、夯实基层组织、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层工作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进步,加大扶助偏远司法所建设力度,促使软硬件建设不平衡的司法所互补,实现整体推进,确保今年全区90%以上的司法所达到“省级优秀司法所”标准;二是加强对司法所所长、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及科室负责人的业务培训力度,坚持依托高校进行培训,切实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三是继续做好司法行政专项编制落实率,努力争取司法所所长职级再落实,不断发展壮大基层司法行政队伍;四是积极争取增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社区矫正等专项业务经费,提高基层司法行政财政保障水平;五是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化建设是新形势下提高司法行政工作水平、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的迫切需要,要按照省市的要求,明确目标,建立机制,努力实现省、市、区、镇四级联网,实现网上办公自动化建设。

  服务经济发展需要加大法律援助力度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全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司法行政机关责无旁贷的政治责任。

  一是结合“双促双助专项活动深化年”,继续围绕“促转型、促升级,助稳定、助发展”这一主线,动员广大律师、公证、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者,深入开展此项活动。大力推进法律顾问工作,实施村企法律顾问全覆盖工程,充分发挥法律顾问提供决策咨询,预防经济风险,促进依法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的职能作用。

  二是组织律师参与政府信访接待工作,协助有关部门依法妥善处理因经济政策调整和工程项目建设可能引发的群众信访和群体性事件。积极筹建政府法律顾问团,为政府部门经济决策、重点工程建设提供法律服务,积极引导律师业向专业化、品牌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三是法律援助是司法行政服务民生的重点工作,要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不断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积极探索服务和保障民生的新思路、新途径,尽职尽责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确保2011年办案总量超额完成区政府下达的任务指标,全年各司法所办案总量不低于30件,律师、法律工作者不低于两件,并于年底开展“十大法律援助案件”评选活动。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的覆盖面,将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等列为重点援助对象,适度放宽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充分发挥“12348”法律服务专线作用,提高全区公民对法律援助的知晓率。确保今年法律援助工作全市领先,全省一流。

  四是公证工作以“加强公证公信力”为重点,采取上门服务、节假日预约办证等服务方式,争创“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积极挖掘和寻求更宽领域公证业务,扩大公证覆盖面。充分发挥各司法所作用,量化指标,每个司法所介绍公证不少于20件。认真办理重点工程项目招投标、企业并购、知识产权保护、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等公证事项,组织公证人员为经济、贸易活动进行巡回公证,切实起到维护社会诚信、防范经济风险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公证质量监管制度,强化监管措施,落实责任追究,确保不出现错假证。继续开展“十佳法律服务能手”评选活动。

  探索社区矫正新路严防漏管现象发生

  进一步创新教育载体和矫正方法,认真开展“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推进年”活动。着力规范四项工作机制:一是交付衔接机制,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做到社区服刑人员、法律文书移交“双到位”,从源头上防止社区服刑人员脱漏管现象发生;二是监督管理机制,加强社区服刑人员动态管理,不断提升移动管理信息平台使用效果,将重点人员全部纳入定位监控系统,增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控能力,确保社区服刑人员年度重新犯罪率控制在1‰以内;三是教育矫正机制,继续开展为社区服刑人员巡回普法等活动,积极为有需求的社区服刑人员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服务和心理危机干预;四是进一步完善审前评估制度,扩大审前调查对象范围,为法院审判提供相关依据。全面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对社区服刑人员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加强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管工作,做到社区服刑人员底数清、去向明、控得住,严防脱管失控。

  进一步强化安置帮教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综治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意见》,努力实现监狱劳教单位与司法所、家庭、单位、社区的无缝对接,对重点人员做到必接必控。加强与劳动、税务、民政等有关部门协调,落实企业安置的优惠政策,提高安置率,力争实现年度刑释解教人员安置率达到100%。加强对“三无”和有重新犯罪倾向人员的管理,确保刑释解教人员当年重新犯罪率控制在1.5%以下,5年内重新犯罪率控制在3%以下。切实形成释放有人接、回归有人管、困难有人帮、就业有人扶、犯罪有人控的工作机制,帮助刑释解教人员顺利融入社会。

  保持正确政治方向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一是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保持司法行政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司法行政队伍,是推动和实现司法行政事业发展的根本。按照中央、省、市、区委政法委部署和要求,结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全系统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结合庆祝建党90周年,通过重温入党誓词、重读红色经典、瞻仰革命旧址等活动形式,引导全系统干警回顾学习党的革命史、建设史、发展史,进一步坚定广大干警理想信念。将学习革命传统和学习身边典型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对系统先进典型的选树和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两支队伍的积极性,从思想深处解决“为什么入党、为什么奋斗、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认识,切实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是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保证司法行政队伍的永不变质。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依靠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能力,依靠制度推进反腐倡廉工作,依靠监督增强党风廉政建设实效,继续以争创“勤廉示范单位”为抓手,认真贯彻《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年——2012年工作规划》,严格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牢固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积极推进“阳光执法”以公开促公平,以公开促公正,切实做到从严治警、从严管理。同时,认真落实从优待警各项政策,切实关心和帮助干警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推动司法行政事业的集聚发展。

  三是做好党建及教育培训工作,促进司法行政工作的效能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把党组织建成推动科学发展观的堡垒,把党员队伍建成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认真制定和落实中心组学习制度,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检查、有落实,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继续开展行风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努力提高服务态度、工作效率和人民群众满意度。突出抓好律师党建工作,在律师队伍中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积极推进教育培训机制创新,深入开展公务员“5+x”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着力提高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分析判断形势的能力、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法律服务法律保障的能力、做群众思想工作的能力和改革创新的能力。

  周同立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