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囤地最高罚3万”的规定是开发商违规的许可证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1日10:19  国际在线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网站今日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本规定申请核定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等级,企业资质共分4级。意见稿明确,房地产开发企业囤积土地、擅自变更容积率、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经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查实,可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8月10日中新网)

  在房地产市场依旧虚火不降的当下,任何针对房地产市场不规范行为的治理和调控都能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尤其是针对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哄抬房价、捂盘惜售、囤积土地、更改容积率等老百姓深恶痛绝的奸商行为,从民意上来说,再严厉的处罚措施都不为过,只是,当我们看到这份《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的征求意见稿时,不免要大失所望了,因为国家相关部门对我们的房地产商真的太温柔太“慈祥”了,房地产开发商简直是太幸福在中国做房地产了,因为像囤积土地这样高回报的房产开发违规行为,如果仅仅以3万元罚款了事,那这处罚对腰缠万贯的开发商来说简直连九牛一毛都不如,或者可以这样说,这3万元罚款是变相的鼓励开发商,默许他们可以大胆的违规囤地,捂盘,因为罚款的金额实在是太令人“兴奋”了。

  今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家对一线大城市限购政策的执行力度加大,很多开发商企业和闲置的流动资金流向了二三线城市,并且继续吹大二三线房地产市场的泡沫,随之而来的是二三线城市房价飙升,国家对体量巨大的房屋空置率和炒房热钱一直保持足够的警惕,因此二三线城市限购令也呼之欲出,正是在这样高压的调控态势下,相关部门出台的这个《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如此温柔,实在是给了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巨大“鼓舞”和“信心”。

  在房地产调控的诸多“硬骨头”中,最硬的骨头恐怕就是囤地了。根据国土资源部最新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查出闲置房地产用地2648宗,面积11944公顷。如果把这些土地换算成实际商品房供应,以平均容积率2、每套住房90平方米计算,将会增加270多万套住宅。按人均30平方米计算,将会解决800多万人的住房问题。

  而囤地问题多年无解的原因各方也各有说辞。其中拆迁难和居民反对等引发的规划调整是开发商经常提及的两个主要理由。开发商和拆迁户达不成一致意见,土地不能动工,如果再加上项目周边居民强烈反对规划方案,需要调整规划,规划的调整自然要耗费时间,那延期开发也就理所当然。

  反过来,从开发商角度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地块周围配套设施的完善,地价自然升值,因此主管的故意囤地所获得的利润要远远大于拿到地后立即开发,土地闲着就能创造财富成为事实。开发商当然乐于让土地闲置。如果这样明显的囤积居奇的行为不受到相关部门的严肃查处并处以巨额罚款,违法的成本近乎零,可以想象的到,闲置房地产用地的规模数量还会进一步扩大,在18亿亩耕地的红线之下,能当时开发利用的土地必然会进一步减少,僧多粥少,房价还怎么降,因此,给房地产市场降温,首先应该严厉打击囤地行为,最高罚3万的“过家家”游戏式的规定,还是别征求意见了,答案已经有了,而且是那么明显和刺眼。(赵木木)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