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超级舞弊门”能否给出庐山真面目?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1日10:20  国际在线

  近日,一篇题为《2011年8月庐山管理局“超级舞弊门”事件》的帖子出现在网站上,内容直指江西庐山管理局在今年8月份的事业单位招聘中徇私舞弊,网帖公布的笔试入围人员名单详细注明了干部子女成绩及领导干部的职位,从这份名单里可以看到,今年庐山管理局招聘的11个事业单位的职位考录笔试中,有5个单位的第一名都是当地领导干部的子女。(8月10日《北京晨报》)

  又见机关招聘曝出“舞弊门”,又是刺痛社会神经的敏感问题:“萝卜招聘”,“权力自肥”,顶着程序“合法”的帽子舞弊……不论是举报人、爆料人,还是舆论和网友,每次发出对这类事件的质疑声,既是对权力的不信任的指责,也是对程序的拷问,还是对社会公平的叩问和渴求。

  不管程序有多“合法”,不管聘请哪里的专家命题、改卷、面试,不管有没有纪检干部参与监督,都难掩招聘的“瑕疵”和“特别用意”。比如“有5个单位的第一名都是当地领导干部的子女”,“迟迟没有公布考试成绩”,遭质疑后在外省阅卷的成绩“神速公布”,“庐山户籍或庐山在编职工的未就业配偶、子女”,都无情而拙劣的“出卖”了这次招聘,撞到了招聘的腰,招聘失去了公平性和公平度。

  “超级舞弊门”事件的确存在很多疑点,需要给其他考生和公众一个真相。比如“5个单位的第一名是当地领导干部子女”是“一种巧合”的解释,难以说服公众,就算有纪委干部参与监督,也要启动调查程序,而不能仅仅局限于“我们也觉得很惊讶”,否则,公众不会答应。

  有教师发贴称“寒门再难出贵子”,引起了社会底层人的共鸣,这是对权贵阶层固化的抨击和对弱势群体上升通道堵塞的不满。如今发现了“5个单位的第一名是当地领导干部子女”的疑点,不公开这次招聘的全部过程,不给公众一个真相,伤害的不仅仅是一同参加考试的学生,还有公众的信心、感情和社会公信力及公平公正。

  事实上,这次招聘本来就很蹊跷、很诡异。庐山管理局人事劳动处副处长朱常明说“多年来庐山没有进人,一些单位男女职工比例失调,一些单位青黄不接”,为什么迟不招人早不招人,偏偏等到领导子女大学毕业了、找不到工作了,就开始招人,为什么又限于“庐山户籍或庐山在编职工的未就业配偶、子女”?这不等于说很早就计划好了——把岗位留给领导子女。这是不是机关招聘不成文的“潜规则”?

  公平正义社会和问政网络时代,舆论有质疑,相关部门就要关注、重视和有回应。公众希望“超级舞弊门”能给出庐山真面目,相关部门该出手时要出手,不要让公众感叹:只缘生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粟海)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