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巴媒:中国为全球枪支管理树立典范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1日10:44  国际在线

  《巴基斯坦新闻报》8月8日文章,原题:中国成为行之有效的枪支管理法典范

  当卡拉奇的“去武器化”呼声时刻都在高涨,且获得公众支持时,巴基斯坦的掌权者们或许可以从有着极为严厉枪支管理法的中国获得一些灵感。

  1966年,一个中国小孩拿起步枪射击麻雀时,子弹意外飞到坐落于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大会堂的玻璃上。正是这一偶然事件让中国全面禁枪。截至今天,中国仍禁止普通百姓拥有枪支。尽管这个拥有全世界最多人口的国家仍在全力打击涉枪犯罪,但与全球最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相比,涉枪犯罪在中国极为少见。

  在中国,仅有司法执行机构和负责保卫敏感军事设施、存储设施、科研院所、武器库以及关键金融机构的军事和准军事人员允许配枪。不过,由普通公民构成的非个人实体允许配枪以从事狩猎和其他体育运动。在中国仅持有一把枪可判3年有期徒刑,持枪犯罪常被判处死刑。

  《华尔街日报》曾经撰文指出,与其他技术一样,枪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人早在一千多年前即发明了火药,并制造出人类第一款枪支———火枪。19世纪后期,随着战争和革命席卷中国,步枪开始大面积扩散开来。

  中国媒体称,严格的枪支法律对控制中国涉枪犯罪起到重大作用。在中国这个人口超过13.4亿的国家,2010年仅发生10起被划归“大案要案”的非法制造和交易枪支与炸药案件。对于世界上多数国家而言,这都令人大为惊奇。不过在中国,枪支文化和政府努力禁止公民拥有武器一直同在。毋庸置疑,中国的枪支法律虽然非常有效,但对美国、印度以及大多数欧洲国家并不适用。(作者萨比尔·沙赫,颜榕译)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