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马可波罗被指从没到过中国 与忽必烈交情是假

  

马可波罗被指从没到过中国与忽必烈交情是假

  马可·波罗被公认为是富有开拓精神的旅行家,为中意乃至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著作《马可·波罗游记》在西方产生了巨大影响,被称为世界奇书。然而也有人对此表示质疑,据英国《每日邮报》8月9日报道,近日意大利的考古学家就指出,马可·波罗或许不过是个骗子,一系列的新证据显示,他压根就没到过中国,只是跟一些曾经去过中国的商人闲聊,道听途说然后拼凑成书。

  “二手资料”编成世界奇书?

  据这个考古小组研究,马可·波罗很可能并不像自己标榜的那样——曾经在中国和远东经商多年,而是最远也不过就到达了黑海。他们怀疑,这个来自威尼斯的探险家只是在那一带从商人朋友那里听说了一些故事,从而对13世纪的中国 、日本等神秘土地有了些许了解。而后,马可·波罗就把这些编纂成册,也就形成了闻名后世的《马可·波罗游记》。马可·波罗却对外宣称,自己曾在1271至1291年间远赴波斯 、亚洲和远东地区经商游历,他的游记就是真实记录了旅行见闻而写成的。

  “跟忽必烈的交情也是假的”

  书中,马可·波罗还详细记载了他跟元世祖忽必烈的交情。而现如今,意大利考古学家却提出了严重的质疑。这个考古小组目前正在日本进行一个考古项目,他们表示马可·波罗对于忽必烈1274年和1281年两次远征日本的描述都跟事实有许多的出入和不符。小组负责人丹尼尔·佩特拉是那不勒斯大学的教授,他指出,“马可·波罗显然把这两次远征的细节搞混了。根据马可·波罗的记载,在第一次远征中,从朝鲜起航的舰队登陆前在海上遭遇大风暴,几乎全军覆没。但是事实上这发生在1281年的第二次东征行动中。如果他真的是当时的亲历者,你觉得一个人有可能会混淆两个相隔7年的事件吗?”

  另外,马可·波罗书中对舰队船只的描述也和小组在日本发掘出的战船相去甚远。他在书中描述战舰拥有5个船桅,但事实上出土的实物只有3个。丹尼尔教授解释说,“就是在发掘的过程中,我们才对书中内容顿生疑窦。例如当他描写忽必烈的舰队时,他提到工匠们使用树脂来增强船只的防水性,他在书中使用了‘chunam’一词,但是这个词在汉语和蒙古语中都找不到对应词。实际上它是波斯语,正是‘ 树脂’之意。此外,他通常都用当地语言来表示当地地名,可奇怪的是 ,对于中国的地名,他却一反常态地不用当地语言的地名,而用它们的波斯名字。”马可·波罗宣称自己曾受忽必烈器重,在朝廷任职,可是任何留存下来的中国文献都没出现他的名字。

  之前就有人怀疑过他

  据说,马可·波罗探险归来后曾经坐牢,在狱中他向一位名叫皮萨的狱友口授,后来就写成了这本伟大的游记。早在1995年,大英图书馆中国分部主管弗朗西斯·伍德曾出版了《马可·波罗真的到过中国吗?》一书,称马可·波罗很可能连黑海都没到过。伍德表示,虽然游记中对中国的生活细节有过非常详实的描述,可是为什么他只字未提中国女性的“三寸金莲”?没有提到筷子 、喝茶甚至长城?伍德说:“有一种理论认为,马可·波罗借鉴了波斯商人的记述。游记全文只有18句是以第一人称的口气在讲述,他从未写下‘我亲眼看到’这样的句子 。我认为,游记不是一个人的所见所闻,很可能是集合了当时多名游历远东的欧洲人的经历。”这次意大利学者的怀疑无疑更进一步地支持了这种看法。

  编译 曹丽娜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