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电影摸不透北美口味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1日13:13  国际在线

  

中国电影摸不透北美口味

  《非诚勿扰2》在北美票房超过了42万美元

  一些在国内上座率颇高的电影,在美国备受冷落,《让子弹飞》甚至找不到发行商

  豫君

  今年的北美暑期档中,《建党伟业》、《雪花密扇》等华语片登录其主流院线获好评。其实,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一直在拓展北美市场。有的获观众认可,有的不温不火,也有相当一部分票房惨败。数10年的成功与失败,对中国电影人而言均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为中国电影未来进军海外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非主流”电影出海

  1988年,由第五代导演张艺谋执导的《红高粱》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同年在美上映,成为“文革”后第一部在美国院线上映的中国电影。同时,这部电影还被卖到了一些欧洲国家。

  此后,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红高粱》这一类的民俗文艺电影在中国影坛占主导地位,到《霸王别姬》达到高潮。张艺谋和陈凯歌的代表作在北美市场均获得了成功。1992年3月13日,《大红灯笼高高挂》在美国40家艺术影院同时上映,获得260万美元的票房收入。之后,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也在美国79家艺术影院同时放映,并于1994年初创下522万美元的高票房。

  这类电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美国观众的认可,主要原因是影片本身饱含着东方主义的中国民俗文化奇观。与此同时,故事中的罪与罚、东方女性的妩媚与性感、传统礼制与现实的冲突等元素,也深深吸引着那些渴望了解东方文化的美国观众。

  继张艺谋、陈凯歌之后的“五代后新生代导演”,则把眼光投射在当下,关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变化,关注边缘人物的灰色生活。这种“边缘题材”契合了全球化时代国际电影节的口味。以贾樟柯的《小武》、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章明的《巫山云雨》等为代表的边缘现实题材电影,基本上都以社会底层生活、都市边缘生活、个体青春经验为表现对象。这类影片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国际电影节崭露头角,大大小小获得一些奖项。其中个人化倾向的以《青红》、《孔雀》为代表,底层化倾向的以《小武》、《盲井》、《三峡好人》和《图雅的婚事》为代表。这类小成本非主流电影,在北美乃至其他地区的二线影院上映,虽说也是赔本赚吆喝或者说是导演混脸熟,但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中国电影的影响,以及国外观众对中国的认知度。

  

中国电影摸不透北美口味

  成龙主演的《红番区》获得美国观众的认可

  中国功夫片留余香

  2000年由李安执导,周润发、杨紫琼、章子怡担纲的古装动作大片《卧虎藏龙》在美国2027家影院上映,斩获1.28亿美元的票房收入。接着全球四大独立片商之一的米拉麦克斯公司推出了2002年张艺谋执导的《英雄》,该片在2175家影院放映,取得5371万美元的票房收入。《英雄》蝉联北美票房冠军长达两个星期,被美国媒体誉为“中国最成功的一次文化出口”。

  随后,《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无极》、《夜宴》、《天地英雄》、《神话》、《七剑》、《墨功》、《赤壁》等大片都走上了跟风之路。然而,跟风的功夫电影最大的弊端是为功夫而功夫,有一个模式、批量生产的味道,这样极易导致美国观众的视觉疲劳。由此《无极》等影片的惨淡票房为古装动作大片敲响了转型的警钟。

  与古装类动作片相比较,香港导演唐季礼与功夫明星成龙合作的《警察的故事》、《红番区》等动作类电影却别是一番景象,美国观众对其的认可度要高于古装类动作片。1995年成龙主演的《红番区》,在美国1794家影院上映,票房收入达3239万美元。《红番区》中,成龙饰演的香港警察汉强,在同是华人的弱女子伊玲(梅艳芳饰)的支持下,焕发出华人功夫英雄固有的正义感,奋起和强大残忍的黑帮不懈斗争,直至取得最后胜利。唐季礼这样阐释这部影片:“这是我们反映民族精神和英雄精神的一种方式。观众在看的时候很开心,开心的背后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这样一群人,接受了这样的英雄。”

  好莱坞动作片中的视听刺激、紧张情节、正义感、同情心、英雄情怀、善良人性等,是它们狂收全球票房的秘密武器。唐季礼的动作片迎合了世界动作电影的规则,同时他还在片中灌注了诸多世界性人文理念,所以他获得了认可。当然,中国功夫能在海外有一定的市场,还受惠于李小龙开创的中国功夫电影之路。

  

中国电影摸不透北美口味

  《大红灯笼高高挂》1992年在美上映,票房达260万美元

  墙内开花还是墙内香

  今年5月11日,陆川执导的《南京!南京!》以《生死之城》的英文译名登陆北美院线,由位于纽约的Kino国际一次性买断发行权后全权代理北美发行事宜。像《南京!南京!》这样由美国公司买断发行权,已经成为华语电影走进北美市场的一条最成熟路线。从10年前意外创下近1500万美元票房的港片《铁马骝》,到后来的《英雄》、《功夫》、《霍元甲》等无一不是借此进入北美院线的。

  2010年圣诞期间,华语影片第一次在北美与中国国内同步上映——冯小刚导演的《非诚勿扰2》登陆北美23个院线。其在加拿大,前3天稳坐票房榜首;在美国上映首日,票房收入只比奥斯卡最佳影片《国王的演讲》少8000美元,创下全美单屏1.3万美元的票房成绩。据《人民日报》报道,《非诚勿扰2》在北美院线坚挺了4周,票房超过了42万美元。

  可是,并非每一部进入北美院线的电影均能赚到钱。一直致力于中国电影北美市场开发的华狮电影发行公司是家民营企业。去年以来,该公司在北美发行了6部中国电影,目前只有《非诚勿扰2》一部赢利。

  冯小刚2010年大片《唐山大地震》,中国内地票房达6.73亿元人民币(近1亿美元),美国上映时收入仅仅6万美元。《长江七号》、《投名状》、《如果·爱》、《叶问2》、《战国》等国内上座率颇高的电影,在美国均备受冷落。由乌尔善导演,安藤政信、张雨绮、游本昌领衔主演的先锋武侠喜剧《刀见笑》于3月18日在北美公映,英语片名《The Butcher,the Chef and the Swordsman》(屠夫、厨师和剑客),首周37家院线放映,首映单馆票房竟只有633美元,总票房只有4.79万美元,这个数字创下了华语片北美发行的票房新低,打破《唐山大地震》首映单馆743美元的最差纪录。而《让子弹飞》在国内票房超过1亿美元,是有史以来票房收入最高的国产片,但在美国根本找不到发行商。

  我们再来看看北美地区同期上映的电影票房:《里约大冒险》:1.31亿美元;《洛杉矶之战》8327万美元;《雷神托尔》:1.45亿美元;《超级大坏蛋》:1.48亿美元;《大地惊雷》:1.71亿美元……对比之下,可见中国电影进军北美,交出的总体答卷并不理想。正如《人民日报》所言:“票房上,只有2006年的《霍元甲》和《满城尽带黄金甲》突破500万美元;口碑上,依然只有早些年的《卧虎藏龙》和《英雄》留有余香。”

  东西碰撞:丢失了内涵的一锅杂烩

  中国电影在海外难卖座,原因很多,可以说涉及到语言文化、思维方式、电影技术、营销手段等诸多方面。但总的来说,中国电影缺的还是内涵,即清晰的价值观,一部电影,其内涵才真正决定了它的生命力。

  比如,固定的道德准则、人物设置、善恶冲突、侠义精神等传统的东方文化元素,是国外消费者喜爱中国功夫电影的关键所在。可中国电影人在拍摄功夫片时,太过于天马行空,经常是一大堆元素往上堆砌,不仅给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带来理解上的困难,还让人觉得缺少独特视角和灵魂渴求,就像一锅大杂烩。有美国影评人这样批评道:大多数功夫片文化意识薄弱甚至缺失,主导价值观混乱,充斥着尔虞我诈的阴谋、变态的人性。这不但歪曲了民族历史、扭曲了民族精神,还造成了错位的国家形象。可以说,在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和文化形象方面,中国电影整体上做得不如韩剧。

  此外,中国电影的剧情基本是“走到哪儿说到哪儿”,其间会有精彩纷呈的镜头出现,但整体结构比较松散。而西方观众习惯接受希腊戏剧三段式叙述方式,其观影习惯与中国电影的拍摄方式有较大差异。如《洛杉矶时报》所云:“好莱坞制作的不是美国电影,它制作的是能吸引全球观众的电影。但中国电影拍摄者们总下意识的假定观众能很好地理解他们的故事。这样拍出来的电影,就会给中国文化背景以外的观众带来观影障碍。”(豫君)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