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台前中将:大陆应势力伸张携航母入海权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1日13:33  环球时报

  

台前中将:大陆应势力伸张携航母入海权时代

  中国首艘航母试验平台已于2011年8月10日首次出海试航,网友拍摄到一张该试验平台出海前由拖船拖出港口的照片。(飞扬军事 逃犯供图)

  点击查看更多军事图片

  环球网8月11日消息,台湾退役中将、台“中华战略学会”常务理事傅应川先生,日前在台湾《旺报》撰文分析大陆航母试航对台海两岸关系带来的效应。他认为,大陆“瓦良格号”航母出海试航,象征着“大陆进入拥有航母的海权时代”。这是中国大陆商业贸易兴起,增添了维护商业航道的军事需求,因而势力向海洋伸张,与美国及周边国家产生摩擦和争端的必然发展。

  原文题目《瓦良格号航母试航的台海效应》,全文摘编如下:

  目前大陆海军投送到亚丁湾护航往来于中东至东亚的船只,已逐渐形成常态,由于并无明显的战略冲突,对护航舰队暂无安全威胁。然若南海争端持续扩大,难免会遭受到挑战。由于大陆空军战机航程的限制,形成诸如“麻六甲困局”等战略限制,舰队对航母空中掩护的依赖,就变得十分重要。

  在西太平洋的地缘战略关系上,中美虽然亟力加强军事交流,避免军事冲突。但近一年以来,美军挟其超强军力,遏制大陆军力发展,企图形成○型包围。虽然,大陆问世的第一艘航母,对其海军建军发展是个重大进程,但美军认为,无论航母舰群及舰载机的发展,在亚太海域发挥有效战力,尚须时日。而日、韩拥有的两栖攻击舰,虽然只能携载直升机,但若装备垂直起降的F-35B隐形战机即能平衡大陆在航母上的优势,故美军并不担心大陆航母的发展。

  让美军引以为忧的,是解放军反介入及区域拒止能力的不断提升。此军力系以反卫星系统、中段反导及反舰导弹所组成的“核心武力”。此一发展,系基于“不对称作战”的思维,不在全般战力上追求优势,而在局部地区针对美军兵力投射上的弱点,建立“不对称优势”来压倒美军。

  近期解放军正加速“北斗卫星”在亚太地区的覆盖,运用其独有G4电视视频监视系统,提高其在监侦、定位能力上的精确度。除可运用在陆基或海基的各种武器上,配合先进的空射巡航导弹,更助长了一些老旧轰炸机,具有发射先进超音速巡航导弹的能力,使解放军在远程精准打击能力上,能攻击远达1500-2600公里以上的目标。不但使美军在地区内的机舰无以遁形,且有直接威胁关岛美军基地的能力。故目前解放军建成的航母,尚不构成此等战力的核心,在中美两军的战力对比上影响不大。

  在武备的影响中,运用武器的威慑力,传达自己的战略意图,迫使对方追随我意志,或抑止其战略行为,是一种可不经实际战斗,而达成战略目标的一种手段。虽然目前解放军航母不具备特别的军事意义,但航母以其定位在兵力投射,争夺海权的核心武力而言,确有其特殊的武备影响力。又因二战后,美国海军拥有最强大的航母舰群,主宰全球海域,所到之处即产生及时的威慑效果,最为人所熟知的即1996年的台海危机。

  由于解放军航母的效应,舆论不停的炒作,从认定大陆技术不足,到“中共航母威胁论”,以及解放军航母被当靶子打的“航母无用论”不一而足。但从近期这波南海争端来看,向大陆挑战南海主权的国家中,多少抱持着趁解放军尚无航母之际,建立起讨价还价的筹码。而解放军航母构成对亚太国家的安全压力,华盛顿和美军太平洋司令部一致认为,需要在中国航母部署的同时采取一种“地区抚慰策略”,故解放军航母尚未问世而其效应即已释出。

  如今解放军航母问世,又有何战略效应呢?个人以为,主在抑止美军航母在西太平洋地缘战上的武备影响力。去年7月起中美双方就“乔治• 华盛顿“号航母进入黄海地区实施军演,迄11月实际参演,双方激烈角力。当时中方提出强烈反对,警告美国”来了就要承担后果“。并称中国虽没航母,但却有与航母对等的威慑手段。

  解放军为了平衡美韩军演,在东海及黄海进行3次大规模军演,远程火箭及火炮实弹演习。出动素有“海上隐形杀手”之称的022型新型导弹快艇,进行远程攻击。若在实战中,美军在黄海的航母,是经受不起这些武器的饱和攻击的。由于双方并无一战之意愿,未产生实际的交战行为。解放军的反制无效,美军航母的效应凸显,日、韩深受鼓舞,东北亚对大陆的围堵防线确立。

  如今解放军航母问世,美国为航母形塑的“武备效应”则逐渐的显现,而不得不采取“地区抚慰策略”。然就实质的武备而言,大陆的航母并没有此等效应,而是经由炒作解放军航母,凸显大陆反介入及区域拒止能力,抑制了美国航母的战略效应,而提升了解放军航母的武备影响力。

  这种效应反射到台海,可以认定1996年台海危机时,美国航母投射到台海的场景,将不会再现。★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