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努力把握物价工作主动权 化解“猪周期”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1日14:46  国际在线

  物价牵动千家万户,与民生息息相关。它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也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它一头连着消费者,一头连着生产者。就肉价、粮价而言,上涨快了、上涨多了,城市居民受不了;跌多了,农民又受不了。因此,控制物价就要兼顾各方面的利益

  物价上涨还与经济增长有着内在的联系。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特别是较快发展的过程中,一般都伴有程度不同的通货膨胀。在许多情况下,只要经济增长快,居民收入增加多,一定程度的物价上涨就可以被对冲掉。更何况适度的通货膨胀还经常作为刺激经济增长或者避免经济衰退的重要手段。关键在于要通过宏观调控把握其平衡点,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一)

  □如果总的计算改革开放30多年居民消费物价指数,每年涨幅平均值为5.68%。与这个数字相比,今年上半年物价上涨5.4%,没有偏离平均值

  □这些年宏观调控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不断增强,宏观调控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于此次物价上涨,我们在工作上把握了一定的主动权

  纵观改革开放30多年,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年均是7.4%,上世纪90年代年均是7.2%。只有在2003年至2006年这4年里,我们才经历了经济增长率超过10%、通货膨胀率保持在3%左右的这么一段时光。如果总的计算改革开放30多年居民消费物价指数,每年涨幅平均值为5.68%。与这个数字相比,今年上半年物价上涨5.4%不仅没有偏离平均值,而且没有大幅超越。更不用说今年下半年还将会出现物价逐渐回落的态势。

  能够避免通货膨胀愈演愈烈,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实际上,早在2009年第四季度,物价数字尚未出现明显变化、各地区仍在全力以赴保增长的时候,中央就提出了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的要求。当时,不少地方和经济界人士都很不理解。2010年初,中央又明确提出把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3%的调控目标,并作出相应的工作部署;进入下半年,随着物价上涨有所加快,中央果断地出台了16项稳定价格的政策措施。近来不少专家深有感慨地谈道:“如果不是中央见事早、决策快、措施有力,我们现在面临的物价形势恐怕就比较严峻了。”

  可以说,这些年宏观调控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不断增强,宏观调控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于此次物价上涨,我们在工作上把握了一定的主动权。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明确指出,要继续稳定物价总水平,坚持把稳定物价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温家宝总理提出,最重要的是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毫不放松地抓好农业和粮食生产;二是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给物价上涨提供货币条件;三是全面加强价格调控和监管。只要把这些工作做好了,稳定物价总水平就会有扎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证。

  与此同时,温家宝总理还在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后提出,稳定猪肉市场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有关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尽快恢复和出台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向市场发出稳定信号;同时要研究治本之策,跳出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这是一个明确的要求,也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二)

  □“猪周期”的波动仍不见降低,单纯在生产领域做文章还不够,只有把流通领域的问题一并解决了,特别是转变传统的流通方式,“猪周期”的波动才可能平缓下来

  □经过多年的艰辛探索和积极努力,美国的“猪周期”的波动幅度越来越小,生猪生产和价格也相对比较稳定,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深入研究,尤其是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形式需要引起特别重视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有效化解“猪周期”问题呢?

  一些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认为,这些年生猪生产起起落落,不仅把养殖企业和养殖户折腾坏了,而且政府部门在工作上也比较被动。现在,应该是下决心扭转这种局面,努力把握工作主动权的时候了。

  多年来,针对生猪生产的周期性波动,各地区和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最重要的是发展规模化养殖。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当规模化养殖占到市场份额的80%以上时,“猪周期”的波动幅度就会大大降低,甚至趋于平缓。为了提高规模化养殖比重,各地纷纷建立规模化养猪场,积极扶持“公司+农户”的合作关系。目前,家庭散养逐渐减少,规模饲养已成为主要生产方式,全国生猪规模养殖比例已达60%以上。问题在于,为什么规模化养殖迅速发展后,“猪周期”的波动仍不见降低呢?

  有人分析,单纯在生产领域做文章是不够的。只有把流通领域的问题一并解决了,特别是转变传统的流通方式,“猪周期”的波动才可能平缓下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的缺陷,往往会导致农产品市场出现周期性波动。美国是世界生猪生产大国,生猪存栏数和猪肉产量都仅次于我国,位居世界第二。早些年,美国生猪市场的周期性波动也曾给生产者造成巨大风险,消费者亦深受其害。为了化解“猪周期”波动,他们一是于1966年推出了生猪期货。发现未来价格是期货市场的重要功能,用这种未来价格指导生产,能够极大地避免价格波动引发的生产波动,这也是期货市场最早被利用于农产品交易的原因。实践证明,生猪期货不仅能够帮助养殖企业及时了解未来的生猪市场价格走势,合理调整养殖规模和饲养周期,从而降低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同时还能够帮助猪肉加工企业、饲料企业、流通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动和预期进行调整。二是推进行业整合。由大型生猪养殖企业或猪肉加工企业与中小养猪场签订长期生产合同,建立新型联合体。在生产合同方式下,大企业提供管理服务、仔猪、饲料、防疫等等,养殖场及散户主要投入劳动和饲养设备,最后再将生猪以固定价格出售给大企业。这样做不但迅速提升了生猪养殖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程度,而且养殖技术水平和猪肉质量也都获得了提高。三是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形式,促进流通企业做大做强,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现代营销体系。随着生猪生产专业化程度逐渐提高,猪肉营销主要转由大型批发商和零售商来完成。生产者与经销商通过合同关系,形成了稳定的分工协作,养殖单位和一些肉类加工企业对于销售、价格都不用过多操心。

  经过多年的艰辛探索和积极努力,美国的“猪周期”虽然没有完全消除,但周期性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小,生猪生产和价格也相对比较稳定。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深入研究,好的当然应该借鉴,尤其是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形式需要引起我们特别重视。

  (三)

  □在解决“猪周期”的问题上,应当有全面和长远的考虑,统筹兼顾,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

  □转变“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加快建立现代化肉类批发市场和购销体系;积极引导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参与肉类营销体系建设

  长期以来,我们的生猪生产是“小而散”,生猪和猪肉的流通也是“小而散”。在生产问题引起重视、规模化养殖获得较快发展的同时,流通状况并没有多少改变。猪贩和农贸批发市场一直充当生产者、零售商与消费者对接的主要角色。现在这个角色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大生产与大市场,面对“猪周期”更是无能为力。

  国际经验表明,小流通只能带动小生产,大流通才能带动大生产,现代流通则带动现代生产。生产与流通的联系,是紧密的也是变化的。过去,我们是短缺经济,生产是先导环节,生产带动流通,只要产品能够生产出来,销售不成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转入过剩经济状态之后,情况就变了,流通逐渐成为先导环节,流通带动生产,只要产品能够销售出去,生产不成问题。然而,在多年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重生产、轻消费”以及“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并不是很容易就能转变的。更不用说对于搞市场经济,我们从不熟悉到熟悉,从探索到把握,从“摸着石头过河”到经验的积累,需要有一个过程。这也是沃尔玛、家乐福等商贸流通企业能够在我国大行其道、快速扩张的原因所在。

  当初,国外快餐、超市进入我国,许多人都不理解,也不服气。我们的一些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确实与国外企业存在差距,难道卖肉卖菜也不会,非要国外企业卖才行?回过头去看,早年间国内企业对于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还真是不了解、不掌握。只是到近些年,国内的连锁商业才获得较快发展,物流配送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流通发展滞后的状况,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加快转变流通方式,加快建立农副产品特别是猪肉等基础农产品的现代流通体系迫在眉睫。在解决“猪周期”的问题上,我们应当有全面和长远的考虑,统筹兼顾,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并一以贯之地实施。不能市场供求出了问题就关注,一旦市场平稳后就撒手不管。国外的经验可以借鉴,但也不要指望一招两招就能够克难制胜。

  应当切实转变“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既要抓生猪生产,又要抓生猪流通,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大型肉类营销企业,加快建立现代化的肉类批发市场和购销体系。前不久,中央已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服务业”的要求,将发展服务业列为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作为生产服务业的肉类营销体系建设,不但需要加大工作力度,而且要作为调结构的一个重点,争取实现重点突破。

  应当积极引导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参与肉类营销体系建设。最近,许多企业对于进入流通业和生猪养殖业都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山东有家企业瞄准物流业,一投就是50亿元;山西的一家煤焦企业投资建养猪场,起步就是2亿元。流通的利润率一般要比生产高得多,批发利润则通常比零售利润更加丰厚。况且对消费市场的控制力与控制程度,生产企业远远不及商贸营销企业,这在家电业已有明显的表现。就肉类营销体系建设而言,由于市场大、盈利空间大,募集资金和招揽人才都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正确引导,努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体制环境。只要这方面的工作做好了,“小而散”的流通状况和传统的流通方式都将会加快转变。

  阎卡林 齐东向 马志刚 黄晓芳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