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伤残评定机构良莠不齐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1日15:20  新民晚报

  华东政法大学的一位法医学老教授说,伤残评定过程要求很高的责任心。有经验的法医需要了解病史、读片、辅助功能性检验,查勘伤残者功能受损的情况,做2个鉴定就需要花一上午的时间。

  但是,目前伤残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报告准确度存在良莠不齐的状况,让“人伤黄牛”有机可乘。家住崇明的陆女士在车祸中受伤,被评定为九级伤残。调查中她承认,自己并没有到伤残鉴定机构做过任何鉴定,一切都是由“黄牛”一手搞定。“黄牛”代她向保险公司索赔9万余元,之前与她签订了“买断协议”,只给她4万元。

  某证券公司的财务总监被出租车撞伤,被鉴定为精神七级伤残。按理他的智力应该受到很大影响,但理赔人员发现,他仍在原来的岗位上继续为公司掌管着财务大计。

  此外,对同一位伤者,鉴定机构作出的评定结果也可能不一致。松江区人民法院今年审结了一起车祸的赔偿案。去年,五年级男生小李遭遇车祸,名为“枫林国际”的司法鉴定所给出了轻度智力缺损九级伤残的结论。但是保险公司委托的律师在调查中发现,升入了某重点中学初中部的小李成绩在班里排名前十,成绩优良。于是委托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司法鉴定中心重新鉴定,结论是精神十级伤残。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