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联动大联勤“智理”夜市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1日15:21  新民晚报

  编者按

  “申城夜市”需要“治理”,“申城夜市”更需要“智理”。

  市容整洁、百姓安居、摊贩乐业、生活方便……毋庸置疑,“智”能带来“利”。

  而真要达成这一目标,我们就必须以“智”形成“合力”。在多日调查中,无论是人大代表、专家学者的建言献策,还是宝山、杨浦、嘉定、闵行等区的有益探索,都离不开城管、工商、食药监等部门的大联动、大联勤。

  “联”不仅是形式上的“手牵手”,更应是本质上的“心连心”:你管理市容卫生、我负责摊贩准入、他严控食品安全……创新思维、主动履职、无缝对接、跨前一步,方能有所作为。

  在本报“申城夜市调查”系列报道告一段落之际,我们欣喜地发现,有关部门正在“疏堵结合”的实践中,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逐步满足群众美化环境、解决就业、提供便捷等多元化需求。

  在“智理”之下,申城何时能拥有一批不吵扰,有魅力的百姓“夜市”?本报和市民共同期盼着。

  2009年,上海市有关部门就提出了在申城试点“夜市”,建魅力“夜上海”的想法。时隔两年,情况如何呢?记者走访了市商委和市容部门,发现虽然夜市治理面临不少难题,但“疏堵结合”的大联动、大联勤机制已在探索中。

  市商委各部门应形成合力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商贸行业管理处副处长华忆认为,夜市一方面造成环境脏乱、交通受阻,但其背后有着一定的市场需求,客观上解决了摊主的生计,因此对夜市放任不管或者穷追猛打都不可取。“通过堵疏结合的方法治理夜市,应是大势所趋。”但她坦言,现阶段由于各种条件还不成熟,试水“钟点夜市”或疏导点,面临诸多瓶颈。

  其一,夜市落户何处就是一道难题,既要人流量大,又不能影响交通,这样的地方在申城市区几乎无处可寻。

  其二,部分小吃摊点合法“上阵”,需要制订严格的准入机制。目前马路边摊点的卫生状况多不容乐观,要想获得入场券绝非易事。而“钟点夜市”建成后,管理部门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规范监督,由谁来买单、能否长期落实,都是未知数。

  华忆透露,2009年,市商委曾计划在各区县试点打造一批涵盖餐饮、百货等的特色商业街,但考虑到环境问题,最终仅限于实体店铺,小摊贩被拒之门外。

  “现实中的困难,不该成为止步的理由。”华忆建议,刚通过的《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办法》已提出,可有条件地为食品摊贩“解禁”,有关部门或以此为契机,加快堵疏结合的探索步伐:由政府牵头,组织卫生、市容绿化、城管各职能部门形成合力,从夜市的选址到后续管理做好全面规划。

  市容部门探索联动新模式

  对于夜市的治理,市容部门表示,上海目前主要实施区域化差别管理,不少区县正探索大联动、大联勤机制,公安、城管、工商、食药监等部门协同处理相关问题。

  目前,根据道路交通、市容环境、市民需求等,上海对设摊分为严禁、严控、控制区域。严禁区域,包括外滩、人民广场等26个重点地区和90条交通主干道,禁止乱设摊;严控区域,包括22个街道(镇),禁止设置临时摊贩集中点,对小型修理摊酌情疏导;控制区域,即严禁、严控区域外的中心城区其他区域,对日常生活确实需要,公建配套设施尚未落地的,可设置临时性集中疏导点,以入室入场为主。

  临时管控点和疏导点的设置,必须征求民意,疏堵结合,定时定点,保持整洁。为实现这一目标,嘉定区真新街道已建立大联勤模式,整合城市管理、治安管理巡逻队,混编成联勤大队。工商所、食药监分所、市容保洁公司等部门和社会化服务企业成立联勤应急分队,参与联勤大队的治理工作。目前闵行区也有了类似的大联动模式,杨浦等区也在探索新办法。

  本报记者房浩新民网袁蓉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