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深圳气象局:大运期间不会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1日15:56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深圳8月11日电(记者 阮煜琳)深圳市气象局副局长、大运会气象服务中心副总指挥毛夏11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指出,人工影响天气在北京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都有成功的先例,但由于8月份大运会举办期间,深圳天气系统比较旺盛,出于技术等因素考虑,在大运会期间,深圳不会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200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首都阅兵的蔚蓝天空,是驱云减雨的成果;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晚,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组织了20轮次地面消减雨拦截作业,有效保障了开幕式不受不利天气影响。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期间,为最大限度地降低气象风险对开幕式可能造成的影响,气象部门做了充分的人工消减雨作业准备。

  毛夏说,8月份深圳大运会举办期间,深圳天气系统比较强大和旺盛,即使采取人工干预措施也很难产生明显效果。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8月份在华南沿海地区旺盛的天气系统下采取人工影响天气措施取得成功的先例。因此在大运会期间,采取人工影响天气首先在技术上风险较大;

  其次,深圳周边都是人口稠密区域,采取火箭等消云减雨作业虽然有安全防护措施,但不排除火箭残骸落地伤人的可能,存有安全隐患;第三,8月份影响深圳的天气系统主要是从南边过来的,也就是香港地区,如采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协调程序上也比较复杂。

  过去48年的天气数据统计表明,深圳8月份是气候条件恶劣的一个月,平均降雨18.3天,平均雷电14.4天,平均气温35℃以上高温天气可达4-5天,至少有一到两个台风登陆。深圳地处低纬度的南方地区,大运会在8月12日开幕,正是台风、暴雨、高温等气象灾害集中的时段。

  大运会期间,深圳市气象局承担了大运会8大赛区、63个场馆、10项户外赛事的大运综合气象观测系统。为做好开闭幕式和各项比赛的气象服务保障,深圳大运会借鉴了奥运会、亚运会的气象服务系统,引进了香港天文台的小涡旋临近预报系统,精细到2公里格距的精细化数值预报产品,也引进了全球最先进的欧洲数值预报时预报产品。气象部门针对大运会赛事的需求,开发精细到每一个不同场馆的信息化预报产品。当天气发生突然变化时,只要3分钟就可以把预警信息传递出去。

  从1958年中国进行第一次人工增雨作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目前中国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规模已居世界首位。(完)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