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河北一基层法庭推“人身保护令”破解家暴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1日15:56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石家庄8月11日电(黄芳)作为国内首家反家暴合议庭,河北省石家庄槐底法庭每年受理的300余件离婚案件中,有三成以上涉及家暴情节。该庭庭长何亚辉11日表示,尽管当事人自述案例众多,但最终被认定的寥寥。其症结在于家暴案件隐蔽性较强,多发生在家中,被害人拿不出证据,也难有证人佐证。

  日前,槐底法庭发出省内第一份“人身保护令”:在被害人提起离婚诉讼及以后的6个月内,施害方一旦违反禁令有伤害行为的,将被视情节处以罚款、拘留或追究刑事责任。该项保护令将同时送至当地派出所、居委会,以公众监督的形式保护被害人。

  该保护令以“组合拳”出击,旨在破解该类案件“举证难、离婚难”问题。

  何亚辉认为,家暴群体有逐渐年轻化、高知化的趋势。在受理案件中,不乏“85-90”后群体,高级知识分子违法的也不鲜见。同时,家暴案件中施暴方式更多样,冷暴力趋多。

  针对以往离婚案件中“判不离”问题,槐底法庭推出“婚姻考察期”等柔性制度,以6个月为期,夫妻双方附条件和好,对期满仍不能和好夫妻按照调解协议书判决离婚。同时,推出“婚姻风险提示制度”等加大调解力度。目前,以上制度正酝酿在省内广泛推行。

  家暴问题正从以往的“家事”变成公众议题,家暴入法被提上日程。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反家庭暴力法纳入预备立法项目,从而宣告该法进入研究论证阶段,而其中的聚焦点即是家庭暴力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及证据问题。

  2010年全国妇联的反家暴调查显示,自2004年以来,妇联系统受理的家庭暴力投诉数量每年均达4-5万件左右。而中国法学会反家暴网络的抽样调查表明,家庭暴力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生率为34.7%。受害人主要是妇女、儿童和老人。(完)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