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出口增速回升 专家呼吁缩小顺差提高贸易竞争力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1日16:14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丁旭):中国海关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贸易顺差达到314.8亿美元,比6月份增加了92.1亿美元,创下自2009年2月以来的新高。面对出口回升,顺差增加,经济学家表示,中国现在应缩小顺差提高贸易竞争力。

  受世界经济复苏放缓、欧美主权债务危机恶化、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今年3至6月份,中国出口增速曾连续四个月回落。海关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外贸出口规模刷新历史纪录,单月出口增速在连续四个月下滑后回升到20.4%。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部部长隆国强表示,7月份出口产生的波动是正常的,有需求方面和价格方面的双重影响。

  隆国强说:“7月份初级产品的价格有了明显的回落,(比如)石油的价格有了明显的回落,我们是一个初级产品进口大国。另外,国内受宏观调控影响,内需也在温和略有回落。”

  隆国强说,综合考虑欧美日三大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情况,虽然增长缓慢,但下半年有望好于上半年。受此影响,中国的出口增速会有回落,但仍有可能达到两位数的增长。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指出,此次美债评级下降只是美国债务矛盾的表面化,目前的影响主要是价格暴跌和价格下挫比较明显,但这是属于短期短期恐慌心理的影响。应该看到,实体经济包括发达国家的实际政策都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和转变。下半年中国出口受此冲击的可能性不大。

  从贸易的角度来看,谭雅玲说,面对外部复杂的金融环境和经济环境,下半年中国对外贸易的压力仍然比较大。她认为,目前中国并不需要巨额的贸易顺差,希望出现一些逆差或是均衡的局面。

  谭雅玲说:“下阶段延续贸易顺差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与过去巨额的贸易顺差相比,可能不会出现了。从中国贸易本身看,数量占优势。我们应当思考的是,如何应对贸易数量变化当中的品质、效率和结构的改善。”

  谭雅玲指出,目前,整个世界的贸易和经济环境正处在复苏的趋势或区间中,虽然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但经济复苏的态势已经明确了,尤其是在主要经济体国家。同时,中国周边的亚洲国家没有因为金融危机产生大的波折或是经历经济衰退,这些对中国的对外贸易来说都是相对良好的外部环境。

  中国的外贸出口行业更应该看到,各国之间的数量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趋于雷同。谭雅玲建议外贸行业尽快改变贸易格局和贸易状态的不足。

  谭雅玲说:“对于出口行业而言,除了财富的积累和出口的积累,还应该拿起金融的工具和手段,为自己的贸易数量和利润的状态做一个保底和远期的规划。这样,贸易状况的发展可以延续下去,在未来还会有新的特点和起色,中国经济的保驾护航就有实在的落脚之处了。”

  相关业界人士也呼吁,在坚持“调结构、转方式”大方向不变的同时,各级政府应强化稳定外需的各项措施。在对具有技术、品牌、市场优势的企业,应继续在融资渠道、融资成本、用工环境、技术革新和出口信保等方面予以政策扶持;同时通过财政、税收等政策倾斜,积极引导外贸企业向非洲、南美等新兴市场加大开拓力度。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