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发改委:人民币汇率大幅上涨为短期冲击 未来趋于渐进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1日19:15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8月11日消息(记者周晋竹)据经济之声报道,人民币汇率未来趋势现在格外引人关注。在美国被标普降级,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承诺将0-0.25%的基准利率维持到2013年这两个重磅炸弹引爆后,11号,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迅速上扬,突破6.4,迎来6.3时代。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表示,这种剧烈震荡是短期冲击,人民币汇率未来的大趋势仍然是升值,但一定是个渐进的过程。

  这两天人民币升值的加速度让大家的心脏有些承受不住。1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较上一个交易日骤升176个基点,两天内升幅达到0.5%,触及6.3991,正式进入6.3时代。自从2005年我国启动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经累计升值22.65%。不过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认为,这种剧烈的振荡只是受到美债评级与美国维持低利率消息的短期冲击而已。

  张晓强:从下一步来看,根据世界经济包括美国的特点,我想人民币兑美元还是会继续升值的大的趋势,但从我们来讲,也深深的感到,中国出口占GDP比重还是很大,出口行业的就业人数非常多的,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是这种出口加工型企业,如果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过快,对很多企业来讲,在短时间内是难以消化的,会造成很多企业的经营困难、倒闭和失业,这是我们要必须高度重视和防止,所以我认为它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这番人民币升值速度不会一味地快下去的表态,可以说让人松了一口气,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认为,在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情况下,此时国际投资者自顾不暇,让人民币汇率加快调整的时间窗口进一步提前,可以避免套利投机性资本的干扰。

  作为全球终端消费国的美国出现债务危机,对于全球经济来讲,说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一点都不过份。在美国经济增长乏力、美元持续贬值的情况下,谁也不愿意当最后一个提款者,何况是拥有3.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中国?但是市场也有相对乐观的声音发出,比如我们的外汇储备是长期持有,不存在因短期波动而割肉的情况。张晓强也认为,美国和欧洲经济疲软,从短期内来看会减轻我国的输入型通货膨胀。

  张晓强:外部环境这样差,他们高失业率,高通胀,内需不振,对中国来讲肯定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包括现在大宗商品的价格,它是两方向都能产生影响,一方面发达经济体经济疲软可能对大宗商品需求减弱,使得大宗商品价格低,这可能对我们来讲是好的。在今后几个月,因为只有五个月了,这种大宗商品目前看不一定能维持这种大幅上涨的格局,所以对于输入型通胀的压力,我感觉轻了一点。

  大宗商品市场已经做出了短期内下挫的反映,最明显的莫过于美债评级事件之后,国际油价被推下高台,甚至一度跌到80美元一桶。如果我们抓住时机利用好,无疑会拉低成本。压力虽然可以减轻点,但张晓强同时强调不能掉以轻心:

  张晓强:因为主要货币美元不断贬值,大宗商品又是以美元计价,中期看又是在高位振荡,甚至继续高企。对中国来讲,很多重要的大宗商品,我们的进口依存度又不断提高,今年上半年有个专家算了一笔账,说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第一次超过美国了,这是我们发展中的客观情况,这会对我们带来一个负面影响。

  其实最近黄金迅速冲破1800美元大关,已经体现了国际对美元资产需求的减少和美元的走弱,而石油等大宗商品从供需关系来看,中长期上涨趋势并未改变。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