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多国官员聚首四川成都共论城市防灾减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1日20:3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成都8月11日电 (刘贤 詹子仪)第二届世界城市科学发展论坛暨首届防灾减灾市长峰会11日在此间开幕。来自美国、加拿大、爱尔兰、马来西亚、日本等30余个国家的驻华使节、议员、专家、学者,联合国开发署、减灾署等国际组织官员,以及中国大理市、西宁市等10多个城市的市长与会。

  会议中,世界城市科学发展联盟、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署颁发了3个奖项:南非开普敦省萨尔达尼亚湾市与中国大理市获世界生态名城奖,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和中国洛阳市获世界文化名城奖,马来西亚南古晋市和中国西宁市获世界旅游名城奖。

  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署执行干事海伦娜在致辞中说,此次论坛让各城市的市长齐聚一堂,目的是更好地发展和合作,分享城市科学发展、更具韧性(抗灾性)方面的经验。会议中将发布市长宣言,做出承诺:政府要“与城市议会、私营机构和组织等合作,促进‘让城市更具韧性’在司法、预算方面的增加”,以及“推动在国际和全国性组织层面的宣传,且政府要加强自治,在抗灾性透明度方面作出努力”。

  美国凤凰城市长菲利普•戈登强调沟通的作用。他说,应急能力的整合非常关键,执法、消防、公共医疗、应急人员要进行跨领域培训,持续不断地沟通。凤凰城不仅侧重于本市的沟通,与邻市、州,联邦政府都有相关的救助机制和计划。此外,媒体在沟通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火灾中,Facebook把信息发布给旅游者,Twitter传播寻人消息。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表示,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群要错位发展,合理分工,资源共享,这可以增加城市的韧性,是提高抗灾减灾能力的重要方面。

  中国绵阳市是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灾情最重、遇难人数最多的城市。该市副市长王琦安认为,健全体系是科学应对突发灾难性事件的基本保障,“我们编制完善了《绵阳市政府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各专项预案92个”,积极组织各地各部门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汛抗旱、地质灾害等各种预案演练,不断增强预案的针对性、时效性、科学性和操作性。

  日本兵库县神户市贸易信息株式会社南京办事处社长真琴木地谷分享了神户市在日本大地震、阪神大地震的经验:该市呼吁人人都提供帮助,建立互助圈,首先救自己的命,再一起改善社区,即增强社区的力量。他还提到,为增强民众防灾意识,该市发放了各种教材,特别要使“学生们在进行疏散时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完)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