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英国骚乱趋于平息 逾千人被捕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2日03:15  北京日报

  

英国骚乱趋于平息逾千人被捕
8月9日,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走上街头,看望清理骚乱留下的垃圾的市民。约翰逊因骚乱开始时在外度假而饱受批评。约翰逊称志愿者的工作代表了“伦敦精神”,但志愿者们对此并不买账。CFP供图
英国骚乱趋于平息逾千人被捕
8月10日,伦敦警方公布的骚乱分子照片(电视截图),警方表示,图片中的人物涉及8月6日在伦敦托特纳姆区进行抢劫和暴动事件。

  CFP供图

  随着英国政府加强警力,英国伦敦等城市连日来发生的骚乱10日趋于平息。各个城市有千余名骚乱分子被陆续逮捕,法院已开始对一些骚乱者进行审判。此外,不少民众还自发组织起来,保卫社区。

  分析人士指出,骚乱初期警方和政府应对不力,是暴力活动迅速蔓延的直接原因之一。此外,社交网站和手机等现代通信工具也在骚乱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在深层原因方面,有舆论认为骚乱与当前经济形势恶化有关,也有分析人士将其视为简单的打砸抢烧犯罪行为。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骚乱表明英国社会在某些方面“生病了”。

  高压水枪24小时待命

  首相戴维·卡梅伦10日说,已经授权警方使用高压水枪驱散骚乱者。

  英国曼彻斯特、索尔福德、西布罗米奇、伍尔弗汉普顿等地9日晚爆发骚乱,其中西北部城市曼彻斯特最为激烈。数百名蒙面年轻人砸破曼城临街店铺橱窗,劫掠商品。

  卡梅伦10日主持召开第二场“内阁简报A室”(Cobra)紧急会议后,在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外举行新闻发布会,称“我们需要反击且正在启动”。“内阁简报A室”负责处理英国突发紧急事件。

  卡梅伦说:“我们已经部署应急预案,高压水枪24小时待命。”警方现阶段已获政府授权使用橡皮子弹。

  法新社报道,在英国历史上,高压水枪只在北爱尔兰教派冲突中使用过,从未在英国大陆派上用场。

  卡梅伦8日晚提前结束在意大利的假期,急返首都伦敦,应对骚乱事件。他9日下令在伦敦增加部署1万警力,10日强调:“骚乱事件持续令人完全无法接受,(骚乱)将被制止。(英国)不允许恐怖文化存在于我们的街头。”

  拘留所人满为患

  自骚乱7日爆发以来,警方在英国各地逮捕超过1100人。他们涉嫌参与暴力活动、骚乱和抢劫,其中最小的年仅11岁。警方对其中近两百人提起了犯罪指控。

  卡梅伦警告,一旦警方通过闭路电视监控录像画面识别更多骚乱者身份,更多人可能遭逮捕,“一张照片接着一张照片,罪犯身份将被识别,遭到逮捕。”

  大曼彻斯特郡警察局警官加里·休恩说:“几百个人,我们有你们的面部图像,有记录你们犯罪行为的录像画面。我们今天就要来逮捕你们,不管这需要花费多长时间。我们将把肇事者绳之以法。”

  卡梅伦向参加骚乱的青年直接发出强硬信号:“你们将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你们既然在这个年龄就有这种犯罪行为,就要面对应有的惩罚。你们不仅仅在毁坏他人的生活,也是在毁坏你们自己的社区,更是在毁坏你们自己的人生。”

  拘留所人满为患。一些拘留所超额收容,迫使警方文职人员不得不马不停蹄地准备公诉材料,多家法庭挑灯夜战处理已经立案的数百桩诉讼。被告席上,已出现的被告包括一名教师、一名11岁男孩和一名慈善组织员工。

  消防队疲于奔命。4天来,消防员在英格兰地区总计扑灭超过1000处火场火点,尽管火势全部得到控制,但“这处刚灭、那处又起”的经历让许多消防员“消受不起”。

  与“救火”的警察和消防员相比,民众更为忧心。在伦敦一条原本热闹的商业街上,10日白天已不见“橱窗式逛街”的人,因为沿街橱窗已经被商家用木板钉死。

  副首相伦敦市长上街遭围攻

  英国副首相尼克·克莱格和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在视察暴乱地区时,遭到了群众的“围攻”,并被指责在骚乱发生后未及时返回岗位进行指挥。

  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9日出现在伦敦街头,手举一把绿色扫把,许多在暴乱中遭受损失的市民“围攻”他以示抗议。

  奥内利娅在伦敦开了一家发廊,她找到约翰逊市长,抱怨说:“一块砖头从窗户飞进来,但是没有人在这里保护我。”

  还有许多愤怒的群众围住约翰逊和随行的内政大臣特丽莎·梅,责问他们为什么民众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

  除了约翰逊,英国副首相尼克·克莱格在伯明翰街头视察时也遭到愤怒民众的“围攻”,人群大喊“回家”,表达对政府的强烈不满。

  克莱格是9日提前结束假期返回岗位的。尽管如此,仍有许多人质问他为什么不更早一些回来。克莱格辩解说,自己已经以最快速度返回了。“我想对所有当地的店主和生意人道歉,我对你们蒙受的损失感到抱歉。”

  据悉,约翰逊和克莱格都表示,晚上将会加大巡逻的警力,但是许多民众并不买账。一名伦敦的老妇人抱怨:“我想跟市长对话,但是我完全听不到他说什么。在这个年代,他应该拿一个扩音器。他应该准备好。”

  民众自发“护家园”

  英国爆发骚乱后,不少英国民众自发组织起来,保卫社区免受骚乱者侵扰。

  数百名锡克教徒9日晚齐聚在伦敦城西绍索尔地区一座庙宇外,原因是先前有传言称,这里将成为骚乱者的下一个袭击目标。锡克教徒们还组织一支摩托巡逻队,以专门对付那些存心找麻烦的骚乱者。

  大约200名伦敦城北的恩菲尔德市民走上街头,“保护街道”。一条10日公开的视频画面显示,大约100名男子先前在恩菲尔德街头高唱“英格兰,英格兰,英格兰”。

  东南郊埃尔特姆的居民也自发保卫家园,一名男子告诉记者:“我们来这里帮助警察,我母亲前三天看到显示骚乱情形的电视画面后感到害怕,我们决定,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这里。”

  不过,这种自发的保卫行动也遭遇了惨剧。在英格兰中部城市伯明翰,3名男子10日晚被一辆车撞击致死,他们当时正试图阻止骚乱者破坏店铺。

  伦敦骚乱得到暂时控制后,约有500名志愿者拿着扫帚、推着车,走上街头开始清理工作。一名志愿者表示:“200多人引发的骚乱,我们500人来清理。我们的人比暴徒多多了。”有的市民说:“这么多人聚集在这里义务清扫,说明大家不愿默然面对暴力行为。”

  专访

  英国皇家三军研究所安全专家

  “难以明白事态为何会扩大到这个规模”

  骚乱何以发生,并迅速蔓延多地?英国政府和警方是否处置得当?骚乱将给这个即将举办奥运会的城市带来怎样的影响?英国皇家三军研究所国家安全事务主管托拜厄斯·费金博士就这些问题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多种因素引发骚乱

  问:骚乱在短时间内蔓延到英国多个城市,您认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答:我认为过去几天发生的骚乱由多种因素引发。不少人将原因归咎于托特纳姆警察射杀达根先生,因为这一事件导致社区居民与警察的关系恶化。居民们为此举行了示威活动,示威最初是以和平方式进行,但后来演变为暴力。应当说,这个事件是个意外。

  至于我们在伦敦其他地区和英国其他城市看到的骚乱,我认为与那起事件无关。一些心怀不满的人利用了这个实施暴力、胡作非为的机会,他们并没有明确的政治动机。在某种程度上,这才是我们所担忧的。如果存在明确动机,我们肯定可以理解。但我们现在难以明白事态为何会扩大到这个规模。

  问:我们看到参与骚乱的多为年轻人,这种现象是否意味着什么?

  答:正如我们从电视画面上看到的那样,多数参与骚乱者的年纪很小。我的猜测是,现在正值学校放假,许多年轻人有大把时间。问题在于,当时是谁让他们出来的?他们的父母当时在哪里?为什么他们的父母没有限制他们的所作所为?

  的确,有些年轻人心存不满。他们缺乏对权威的尊重,这是问题所在,需要整个英国社会和政界人士解答。

  事态远超警方预期

  问:您如何评价政府和警方对骚乱所采取的措施?

  答:首先,警方需要处理的事态远超出他们预期。事态发展非常快,许多暴力分子利用社交网络、黑莓即时短信等现代技术,相互通知聚集地点。而民众在电视上看到警方无法应对骚乱的画面,是由于警察人数太少。9日,政府在伦敦街头部署了1.6万名警察,事态很快得以平息。

  最近一段时间,英国示威活动非常多,抗议收入减少、削减公共预算等。实际上,英国警方自身也面临退休金和警察人数大幅减少的局面,所以他们对自己的处境感到不安。英国警察虽有多年应对骚乱的经验,但我认为应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建立预警机制上,使我们提前得知问题所在,以便警方更快地作出反应。

  问:您认为在骚乱平息后,社区能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吗?

  答:是的。社区居民对骚乱的回应是回到街上,开始清扫,重新把社区掌握在自己手中。他们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你扰乱了我住的地方,但我会着手恢复。连日来,社交网络上涌现出许多团体,组织清扫社区,恢复其本来的面貌。我们开始看到,不少社区居民站出来反对暴行。人们将确保他们的社区恢复安全。

  应确保社交网络用于正道

  问:社交网络被用来召集暴力分子参与骚乱。随后,志愿者们又使用社交网络号召大家清理自己的社区。您怎么看社交网络在骚乱中发挥的作用?

  答:我觉得这是我们所处时代的一种新的现实。无论我们喜欢与否,它将继续存在。我们要做的是确保它被用于正道,即人们把脸谱和推特用于好的目的,而非策划骚乱。但不幸的是,总有人滥用。我已经得知,英国政府将寻求借助黑莓追查那些使用短信功能策划骚乱的人。有趣的是,激进组织成员入侵了黑莓的网站。他们威胁说,如果黑莓方面公布个人信息,将遭到报复。情况非常复杂。

  问:那英国警方和政府是否会对社交网络采取监管措施呢?

  答:我不确定。可能偶尔在某些特定事件的准备过程中经常监控这些特定网站,以确认部分网上社区是否正在滋生某种愤怒情绪。

  将举办一届安全的奥运会

  问:最后一个问题,你认为这些骚乱会导致伦敦奥运会期间出现安全问题吗?

  答:当骚乱的画面出现在全世界的电视屏幕上,这的确损害了英国的形象。但是现在发生总比明年发生要好。政府和警方现在都对骚乱有了更多的了解,因此可以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我相信政府正在为此制订大量预案。到明年这个时候,我们会举办一届安全的奥运会。(本报综合报道)

  反思

  骚乱何以几近失控

  郭 瑞

  始于本月6日晚的一场大规模骚乱从英国首都伦敦迅速向全国蔓延,令英国政府和警方措手不及。直到10日,英国首相卡梅伦才表示,伦敦的局势基本得到控制。一场主要是年轻人参与的骚乱何以几近失控并蔓延至多个城市?其中原因值得反思。

  政府反应迟缓

  起始于伦敦北部托特纳姆地区的这场骚乱一开始并没有引起英国政府的足够重视。最明显的例证是,骚乱爆发之初,首相卡梅伦、负责国内治安的内政大臣特雷莎·梅和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仍在外地继续休假,直到局势难以控制后才返回伦敦。而在此之前,已蔓延到伦敦以外地区的骚乱只能由警力不足的警察像救火队员一样“四处灭火”。

  针对政府的表现,英国主流媒体和民众给出了自己的评判。《金融时报》刊文指出,卡梅伦对局势严峻性的认识过于迟缓。尤戈夫调查公司的最新民调显示,多数英国民众认为,政府对骚乱的反应“非常差”。

  警方处置不力

  有分析人士认为,过去几天的骚乱表明,参与平息骚乱的英国警员人数明显不足,而且警方似乎不愿对骚乱者采取强硬手段。

  伦敦警察局一些警官透露,在8日晚骚乱几近失控之前,他们接到的命令是“站着并观察”,而不是强力应对。在形势急转直下之后,警方才改变了策略,同意派武装车辆驱散一些地区的暴徒。

  英国政府削减公共开支的计划对警方的执法能力已造成了不利影响。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伦敦警察抱怨,由于经费紧张,警方的行动一切从节俭出发,而星期六晚上值班的警察又非常少,这让不法之徒看到了可乘之机,率先于上周六(6日)晚在托特纳姆地区发难。

  手机网站推波助澜

  人们注意到,无线通讯工具和互联网的使用在伦敦骚乱蔓延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伦敦警察局助理局长帮办卡瓦纳说,“推特”网站上的一些信息是“煽动性”和“不准确”的,警方正在对此进行调查,该网站的用户宣扬暴力可能受到法律的惩罚。

  从7日开始,“砸烂商店、享受免费商品”,“制造混乱、抢走东西”等煽动性信息就在伦敦各地年轻人的手机上出现,并且还公布了集结作案的时间和地点。

  观察

  骚乱背后原因重重

  按路透社的说法,劫掠景象短期内将烙在英国人的记忆里。包括最小不足10岁的儿童,有人蒙着面,趁着夜色,砸破商店橱窗,“各取所需”;有人砸警车、扔石块、烧建筑;还有人跟着松散的人群闲逛,什么也不做,偶尔咆哮两声。

  或许所有英国人都在思考骚乱背后的原因。但对这场没有口号、没有诉求、没有秩序、甚至看不见指挥者的骚乱,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理解。

  骚乱,大多没有秩序;只是,这场发生在英格兰主要城市的骚乱,看不出规律。以劫掠为例,包括媒体拍摄和监控录像在内的现场画面显示,一些人突入电器商店,抱走平板电视;一些人在珠宝店专挑名贵珠宝;另一些人费半天劲儿突入糖果店,只是拿走几罐糖;另一些年轻人则专攻时尚服饰店,甚至不厌其烦地在试衣间内换衣试穿,最后拿着一件心仪的“战利品”欢喜而去。

  英国媒体用“荒谬”甚至“无厘头”评价劫掠者的行为,因为他们绝对不是英国传统意义上的绅士,同时又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劫匪。

  所以,卡梅伦简单说他们是“机会主义者”,难以获得共鸣。反对派指责,凡是搞不清楚的问题,都可以用“机会主义”搪塞。

  以伦敦市前市长利文斯通为代表的左翼人士认为,英国联合政府上台以来推行的削减公共开支政策,特别是用于年轻人的福利支出减少导致一些地区紧张关系加剧。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此次骚乱症结还是在于英国社会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通过此次骚乱,可以发现欧债危机正使欧洲政治生态与安全形势悄然发生变化。在全球化进程中,欧洲经济陷入危机,政府被迫紧缩开支,削减福利,增加税收,通胀水平上升,底层民众生活日益艰难,社会矛盾凸显,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显著上升。

  此次骚乱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上世纪80年代席卷全英多个城市的骚乱和2005年法国郊区的骚乱。《每日电讯报》评论指出,警察与黑人群体间的恶劣关系并非80年代的“遗迹”。接受采访的一名土耳其裔移民认为,20多年来警方一直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自己。

  “英国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因为社会的伤疤一直没有愈合”,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指出,移民聚居、种族复杂、贫困集中的地区仍是“火药桶”,警民冲突仍是“导火索”,这反映出西方社会“移民融入”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在“9·11”之后和金融危机之下,旧伤又添新愁。尽管政府想方设法推动移民融入主流社会,但“9·11”之后一些西方国家俨然把移民,特别是穆斯林移民当成社会安定的潜在威胁;近年来为应对金融危机,英法等国大幅削减包括养老金、失业补贴等在内的社会福利,贫困人口雪上加霜,而新的失业人口更推高社会不满情绪。

  对英国出现的严重骚乱,国际媒体也有不同解读。《俄罗斯日报》称,住房质量下降、食品价格高涨、失业率增加让伦敦在奥运会助跑阶段发生“饥荒暴动”。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认为,民众对毫无作为的英国政府的信心已经摇摇欲坠。波兰媒体则指其为“多元文化社会的失败”。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