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生死悬一线重在“黄金十分钟”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2日05:00  大河网-河南日报
生死悬一线重在“黄金十分钟” 生死悬一线重在“黄金十分钟”

  □本报记者 李旭兵

  虽然大部分人在电视上见过人工呼吸救人的镜头,但具体应该如何操作,对于大部分人来讲,还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

  有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急救入院前心跳骤停、心肌梗死等病例超过100万例,而我国大众心肺复苏技术普及率远远低于10%。如何在病发后的十分钟内救人,已成为一项迫切需要普及的公共卫生知识。

  发病后的十分钟是救命十分钟

  8月11日上午,河南省胸科医院为学生们举行急救知识培训,吸引了附近街道办工作人员、社区居民以及住院患者家属等学习操作。

  常莎是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科的一名护士,现场急救经验丰富。她介绍,美国每年有40万~46万人发生心搏骤停,欧洲每年是70万人,其中2/3的患者得到了现场心肺复苏急救,而我国大众的心肺复苏技术普及率远远低于10%。“在交通日益拥堵的今天,病发后的十分钟就是救命的十分钟,越早施救,病人抢救成活的几率就越高。”

  常莎举例说,像大众熟悉的小品和相声演员高秀敏、马季、侯耀文都是由于心跳骤停而又失去了抢救的时机,离开了人世。“如果能及时抢救,或许就能挽救他们的生命。”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77亿;我省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2.72%。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高,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的几率大,随时可能需要心肺复苏急救。同样,在突发事故中,或溺水、触电等事件中也常有心脏骤停的情况,这些都需要现场急救知识来救人。

  三十次按压两次吹气循环进行

  具体如何操作救人?当天,在护士的示范指导下,记者也对着模型进行了一番实际操作,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首先,把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平卧。

  第二步,检查患者情况。轻拍患者肩膀,凑近患者耳朵,大声呼喊“你怎么了?”如果患者没反应,立即在喉结旁开两厘米处摸颈动脉搏动,如无搏动,应立即拨打120。

  第三步:心脏按压。解开患者衣服、放松裤带,跪在患者身体的一侧,两腿稍分开,一手掌根放在患者两乳头连线的中间,另一手叠放其上,十指交错,握紧。按压时双肘关节伸直,要用上半身的力量,连续按压30次,深度5厘米。频率每分钟大于100次,每次按压后要等胸部弹起后再按压。

  第四步:人工呼吸(吹气)。若患者口中有异物,应头偏一侧取出异物;救人者一手掌按前额,拇指、食指捏住病员鼻子,另一手食指、中指托起患者下颌,把患者头尽量向后仰,用嘴包住患者的嘴用力吹气,然后放松,重复一次。按压和吹气交替进行。

  第五步:检查患者是否恢复。看患者有无反应,颈动脉是否恢复搏动,呼吸是否恢复。检查呼吸的方法有三:将一只耳朵放在患者口鼻附近,听患者是否有呼吸声音;看患者胸廓有无起伏。如未恢复,继续进行按压和人工呼吸,直至患者被专业抢救者接管。

  提示:此流程依据2010最新心肺复苏指南,对于未受过培训的抢救者来说,也可仅做心脏按压。

  急救知识亟待提高普及率

  河南省胸科医院护理部主任冯素萍介绍,急救培训在我国,由于起步晚,相关制度不够完善,目前除了医学院校,很多学校没有安排这方面的内容。她说,关键是要增强学校这方面的意识,“如果学校有这方面需求的话,我们传授这方面知识都是免费的,应该说医院也有这方面的义务。”

  冯素萍介绍,在新加坡,卫生行政部门非常注重这方面的培训,每到学生假期,都会开展各种知识的培训,另外,就是安排社区进行讲解,目的就是落实“生命掌握在目击者手中”。她认为,就目前省会郑州来讲,每个医院都有这方面的资源,阵容都是非常强的,市民拨打120的意识也很强,“但做好市民急救知识的普及,需要各方面配合,做出更多的努力。”③7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