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科院数学院:研究员聘任由海外专家“把关”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2日06:02  中国青年报

  前不久在大连召开的一次国际经济预测大会上,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杨翠红与同行交换名片时,名片上研究员的职称引来同行羡慕的眼神。

  杨翠红今年39岁,而现今高校里30岁出头就获正高职称者比比皆是。她的研究员的职称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刻上”了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科院数学院”)“出品”的烙印。

  这背后,得益于中科院数学院一项实施10年的改革措施——研究员聘任由国际同行专家“把关”。

  中科院数学院党委书记王飞跃介绍说:“对科研人员进行国际评审,迄今为止,我们应该还是国内唯一的一家。”

  近年来,在一些科研机构和高校,学术评价出现了一些弊端,从过度强调论文数量发展到“SCI崇拜”,把这一指标与职称评定、报奖、收入挂钩;同时,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如讲人情动辄冠以“国际先进”等,也逐渐侵蚀到学术评审的过程中。

  自2001年开始,在研究员岗位的聘任中,中科院数学院正式实施国际同行专家评审制度,每位申请研究员岗位的人员必须把材料送给3位同行专家审查,其中两位必须是国外活跃在这一领域前沿的专家,送审专家名单由数学院学术委员会确定。

  在这里,不注重论文篇数,也不单纯看引用率,国际同行的意见成为学术委员会讨论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对这项没有报酬的工作,国际同行给予了热情支持,多年来,评审材料的返回率均超过95%。

  据王飞跃教授介绍,这些国际同行能把握学术前沿,同时也更超脱,评价无套话,无过誉之词,基本上客观反映了申请人的国际学术地位。国际评审人大多学风严谨,评价客观公正,对于否定性的意见,也大多能直截了当地指出来:“显然申请人在几个领域是一位优秀研究人员,但是我认为他还不足以提升为正教授”。

  准入的门槛提高了,有的科研人员只能被聘为副研或助研,但调到外单位后,马上就能被聘为正教授甚至特聘教授,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才流失。

  对此,中科院数学院院长郭雷院士认为,“人才流动应该是正常的。一般来说,真正重要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最终会得到学术界同行的认可,也经得起时间检验。”

  事实上,一流人才正在向这里汇聚:中科院数学院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两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8人(包括A、B、C三类)。

  10年学术评价改革带来了科研新气象,科研人员能否做出真正具有重大意义的原创性工作成为新的指挥棒。

  与当前一些科研人员为了SCI疲于奔命不同,在中科院数学院,研究人员两三年没有发表论文的情况时有发生,但之后常有很好的工作出现。本世纪初,席南华教授曾经连续几年没有一篇论文发表,但沉寂后的爆发令人瞩目——2007年,他的研究在美国数学协会最好的杂志《Jour.Amer.Math.Soc.》上发表,确定了Deligne-Langlands关于仿射赫克代数的猜想成立的充要条件,这是内地学者首次独立在这个顶尖数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席南华也于2009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杨翠红说,中科院数学院里,越来越多的人信奉中科院数学院首任院长、著名数学家杨乐院士的一句话:“100篇一般性的论文,也不如一篇真正能有较大贡献的论文。”

  本报北京8月11日电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