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童子军”出境游爆满是喜是忧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2日06:02  中国青年报

  “虽然对暑期孩子参团出境游早有准备,可现实仍然超出想象。出境游的孩子年龄越来越小,人数越来越多,家长和孩子的热情之高出乎我们的意料。”8月9日,昆明康辉旅行社业务总监、“卓越之旅”的负责人卓越对记者说。

  记者从昆明各大旅行社了解到,虽然暑期过半,但以游学和亲子为主的出境游持续火爆,特别是欧洲等境外长线游。虽然暑期出境游团费比去年有所增加,如欧美团的费用比平时增加20%~30%,但参团的家长和孩子反而更多。

  孩子:

  想去了解国外的同龄人

  再过几天,张琪就要去欧洲旅游了。“听说法国到处散发着艺术气息,巴黎到处是喷泉和雕塑,很想感受一下。还有,维也纳既有传统风俗也有高科技,交响乐团和各种文化活动肯定不少。”不过,张琪对意大利一点都不了解,“只知道足球很厉害,很期待,很兴奋。想早点去看当地的小镇,文化和礼仪也值得学习。”

  高三毕业的王蕊想去冰岛,她不喜欢都市里的钢筋水泥,想去“感受一把雪山下的冰岛房屋”。“这么长的暑假很难得,听说那里有世界上最纯净的空气、水和最好的温泉,人与自然更加贴近。”她特别想知道海外同龄人是怎么学习、生活和度假的。像王蕊一样,很多学生都对要去的国家了解不多,好奇心更多集中在当地同龄人身上。

  据“卓越之旅”统计,该社今年暑期出境游比往年增长3~4倍,其中孩子参团人数增加明显,尤其是参加欧美游的孩子非常多。“7月上旬出境游报名人数就满了,中下旬报名人数猛增,很多准备出境游的家庭报名时间有点儿晚,特别是未成年人办公证、认证等手续比较繁琐,导致签证率不太理想,机位预订困难。”卓越说。

  家长:

  最爱选择参观大学的修学游

  在导游邹东眼里,典型的城市中等收入家庭孩子的形象是:每年至少外出旅行一次,甚至从幼儿园、小学开始就有出国旅游的经历。放假前孩子们就会互相打听假期里去哪儿旅游或是否参加修学游。

  与孩子们游玩的单一目的不同,父母为孩子制定旅游计划更多的是为他们的未来着想,旅游是他们教育和培养孩子的一种方式,希望让孩子早点观察世界。“我们小的时候生活比较苦,现在有条件了,想让孩子有个幸福快乐的童年,出去看看能增长阅历。”在昆明经商的刘先生说。在带孩子出国旅游几次后,刘先生很希望儿子将来去国外读书,他们一边旅游,一边为孩子留学做前期考察。

  带着相同的想法,许多家长为孩子选择的都是游学游。卓越发现,家长们最喜欢选择参观大学的修学游线路,这种线路出游的目的地国家少,时间宽裕,可以深度游。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名校云集之地,都成为暑期长假孩子们开阔视野的游学热点地区。在欧洲团中,法国、意大利、瑞士等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是“童子军”的首选。

  据悉,每年暑期,一些能从事出境游业务的旅行社都会联合留学机构推出与欧洲高校有关的线路。一些留学热门国家暑期游学游都十分火爆,据说,获得过旅游签证的孩子,到时留学签证的过关率也会高些。

  背包客:

  奢华出游很难体会旅游的乐趣

  昆明盛华旅行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葛强认为,旅游销售的是无形产品,旅游产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文化素质的提高而变化,但很多家长对出境游抱有很大期望值,认为孩子出境一次就会有很大进步,比如英语水平提高几个等级,这种旅游很大程度上带有攀比心理。在葛强看来,旅行的意义不仅是提高孩子在陌生环境下的适应能力,更要让他们学会节约旅费、深度旅行、结交朋友、传递信任。

  “很多孩子都说自己天不怕地不怕,但敢于孤身出境游的人却寥寥无几。”在云南一高校读书的张书毓对大批孩子参加旅行团出境游不以为然,曾只身去英国旅游的他发现,在国外很少看见“背着包,提着箱,健步行走在异国他乡”的中国孩子。他认为,花父母的钱奢华出游,并不能体会旅游的乐趣,弄不好最后收获的是对旅行社的满腹牢骚和不满。

  已经是“沙发客”的张书毓认为,住星级酒店的体验不如背包客式的文化苦旅更能体会旅行的意义。“我们搭乘廉价航空,也选择豪华游轮。我们经常出现在青年旅舍,但也不放过古堡豪宅。穷游是一种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张书毓说,大家在一些论坛和微博上转发廉价航空信息和自助游记,在每次出游后都将心得发在网上,比如哪天博物馆可以免门票等,通过游记让更多准备出行的人获得实际帮助。

  “我是看了电影《第36个故事》之后对‘沙发客’产生兴趣的。”张书毓认为,目前,“沙发客”在中国显得比较拘谨,规模有限,而且在信任、法律、道德层方面都遇到一些问题,有待完善,这也是很多孩子和家长不敢成为“沙发客”的原因。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