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朝韩就“炮击”各执一词

  

朝韩就“炮击”各执一词

  8月11日,韩国学生体验军营生活。IC供图

  朝鲜中央通讯社10日夜间发表题为《揭南朝鲜军方好战者捏造炮击事件真相》的文章,称韩国当天释放所谓“朝鲜军队炮击延坪岛附近海域”的消息纯属捏造,指责韩方以炮火回击“实为挑衅”,评价整个事件“破坏朝鲜半岛对话气氛”。

  韩国军方11日上午就朝鲜方面否认炮击作出回应,坚称朝鲜10日曾向存在争议的“北方界线”附近开炮。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则表示“炮击事件已经结束”,“希望朝鲜开始向前走”。这显示美国在朝鲜半岛议题上摆出少有的“和事老”姿态。

  朝鲜又一次低劣的反朝表演

  朝中社文章将韩方炮击行动称作是由好战军方编排的“粗俗表演”,指责对方借助KBS、MBC、韩联社电视台等韩国主要媒体宣传反朝言论。

  朝中社说,朝鲜北南军事工作会谈北方团长10日就所谓的“炮击事件”回答朝中社记者提问,讲述了“炮击事件”的真相。“朝鲜正在全境范围内建设繁荣国家并取得积极成果,在此背景下,靠近西海五岛的黄海南道地区时有爆炸声。8月10日的爆炸声是工程爆破声,这一工程是一项旨在提高民众生活水平的大工程。”

  “然而,(爆炸声)吓坏了南朝鲜军方好战者,他们传递捏造信息,称朝鲜炮轰、意在‘挑衅’。他们依据这一借口扩大军事反应,”北方团长说,“在科学年代,拥有先进探测和情报技术的他们竟然误把爆破当炮轰、把没有炮弹说成是有炮弹落在‘北方界线’附近……荒谬,纯属捏造。”

  北方团长说:“更加悲剧的是,他们不辨是非地作出反应,采取‘报复行动’……为了让闹剧更加似是而非,好战分子制造出更多忙乱的景象。他们紧急调派战舰,战机在西海五岛上空飞行,前线部队戒备。同时,他们命令所有渔船停止作业返回港口,他们疏散居民。”

  “光天化日之下,他们把和平建设判断为炮击挑衅,并且基于这种错误判断上演又一次低劣的反朝表演……正如他们捏造‘天安’舰沉没事件一样……将朝鲜半岛局势推向战争边缘。”

  韩国哨兵确认了弹着点

  韩国方面10日夜间没有“理睬”朝方声明,而是对外发布消息说,朝鲜继当天午后向延坪岛附近海域发射3枚炮弹后,当晚又一次炮击同一海域。

  直到11日上午,韩国军队联合参谋本部才作出回应,认为朝鲜的说法“不值一驳”。韩国联合参谋本部方面说,10日下午事发当时,韩国哨兵报告了朝鲜龙煤岛方向传来炮声,并通过观测装备确认了炮弹的弹着点。“朝鲜10日先后两次共发射了5发炮弹,其中3发落在‘北方界线’以北,两发落在‘北方界线’附近。韩军因此两次共发射6发K-9炮弹予以回击。”

  韩国军方表示,目前朝鲜方面并无异常动向,韩国军队将继续密切注视并保持警戒态势。

  朝韩在朝鲜半岛西部海域的边界划分上一直存在分歧。“北方界线”是韩国在包括延坪岛在内的“西海五岛”与朝鲜西部海岸之间单方面设定的海上分界线,朝鲜对此不予承认,并于1999年设定了比“北方界线”更为靠南的海上分界线。

  2010年11月23日,朝韩在延坪岛地区发生相互炮击事件,双方都指责是对方首先开炮。

  美国炮击事件已经结束

  韩联社说,“炮击”消息传出后,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维多利亚·纽兰随即召开新闻发布会,言语中传递出“炮击事件不会严重影响美方与朝鲜近期接触成果”的意思。

  “我们呼吁朝鲜保持克制,”纽兰说,“我们希望看见朝鲜和韩国之间的关系持续改善。事件现已结束,我们需要回到我们的主要任务中去,那就是朝鲜需要向美国、韩国以及其他对话伙伴展示其去核的诚意。”

  纽兰反复提及“炮击事件已经结束”,显现出美国在朝鲜半岛议题上少有的“和事老”姿态。“我们希望朝鲜开始向前走,沿着我们在纽约会谈时形成的路线,这样我们便可以回归六方会谈。”

  所谓“纽约会谈”,是指朝鲜外务省第一副相金桂冠7月28日和29日应美国政府邀请访问纽约,与美国朝鲜政策特别代表斯蒂芬·博斯沃思等美方多个部门的官员会谈。据新华社

  相关新闻

  美籍朝鲜人希望见朝鲜亲戚

  据新华社平壤8月11日电(记者 张利赵展)据朝中社11日报道,朝鲜外务省发言人当天表示,对于美国方面提出的美籍朝鲜人希望同在朝鲜的失散亲属见面要求,朝方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出发正在进行正面考虑。

  这位发言人当天在接受朝中社记者提问时表示,最近美国方面通过美国红十字会等多种正式渠道向朝方提出,在美国的美籍朝鲜人希望同在朝鲜的失散亲属见面。尽管朝美之间的敌对关系还在持续,但朝鲜红十字会从人道主义角度出发,对美国方面提出的要求正在进行正面考虑。

  发言人表示,如果朝美双方从这种人道主义问题出发加强合作,将有助于增进相互信赖,以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