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原汁原味濑粉 从未离弃西关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2日09:15  南方都市报

  

原汁原味濑粉从未离弃西关

  

原汁原味濑粉从未离弃西关

  

原汁原味濑粉从未离弃西关

  

原汁原味濑粉从未离弃西关

  开篇语

  小吃才是一个城市真正的名片,在全球化和商业化的双重作用下,当城市越来越千篇一律时,原生态的市井小吃便承载了这个城市在时间和空间中变迁的信息,但是,传统的小吃由于自身的特质,不可能完全融入工业化商品化的流水线之中,高昂的铺租,无力的营销,乏力的后继,使得许多传统老小吃摊位只能遁入穷街陋巷,渐渐疏离大众视线。

  一个只有鲜花而没有野草的花园是冷酷的,保护这些宛如野草一般匍匐于大地之上的世俗小吃,需要的不是温室培养皿的呵护,而是更多的关注,在微博和移动互联网发达的资讯时代,每个热爱这座城市原生文明的人都可以通过举手之劳,做一名“小吃带路党”,让隐匿于城市角落的小吃味道成为我们的关注话语,然后去审美、去感受、去热议,让野草迸发出生命的韧力。

  如果你是地道的广州人,相信都会记得“濑粉”,这可是陪伴着我们长大的传统早餐,广州街头最古朴的小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虽然今时今日选择多了,但濑粉在广州仔心目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却不知从何时起,身边已经慢慢没有了推车仔卖濑粉的小档。

  濑粉是广东地区有名的小食,佛山高明、东莞厚街、中山三乡及广州西关均是制作传统濑粉的发源地。但和前三者不同,广州濑粉非“挤粉”,而是用去皮糙米制成的米浆“濑”出来的,即让米浆水流沙式地自由落体落到水中,形成米条,所以濑粉的形态粗粗短短。汤底更为独特,是浓浓稠稠的米浆,采用猪油渣、虾米、冬菇调制而成,头上淋着爽口的黄塘头菜、香口的猪油渣、辣的萝卜碎以及芫茜、葱花,搅拌起来吃,香浓无比。米浆散热慢,早晨打包一份濑粉做早餐,能保持其热辣辣的温度,这也是濑粉备受钟爱的主要原因。

  光怪陆离的大都市,房地产爆发式增长,物价月月攀升,铺租原材料等经营成本日益变高,比起动辄十几二十元的西式粉面,老西关濑粉店6元一小碗,8元一大碗的濑粉已经性价比极高了。如何将这种传统小吃传承下去,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经营的压力、现代年轻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内外因的作用下,广州传统小吃俨然成为弱势生态。

  杏花村省城濑粉

  从口感到鸡公碗,都是完整的传统原味

  省城,曾是广东人对广州最亲切和最尊敬的称谓,显示着广州无可辩驳的中心地位。省城濑粉,光是名字,就透着老西关悠悠的往日情怀,骨子里的丝丝自豪。虽然位置在荔湾湖畔旅游风景区,“广州美食园”泮塘路上,但仍旧保持着4元小碗,6元大碗的超实惠价格,另叫一份炸鱼皮也才2元。

  省城濑粉出品是传统的手工制粉,粉的口感比较糯,很滑,爽而不韧,带有股米香。米汤里料很足,冬菇、虾米、猪油渣、花生粒剁得很碎,还有小块的面筋,与米汤一起搅得浓浓的,有几分像艇仔粥。与濑粉搭配的咸菜头分为两种,红色的是微辣的萝卜干,黄色的是咸酸的榨菜粒。炸鱼皮不像潮汕的炸鱼皮那么硬,香香脆脆,老广们喜欢放在濑粉里泡软了吃。似乎一切都刚刚好,既不盈一分,也不欠一厘。低头看看装濑粉的鸡公碗,不由会心一笑,这里完完整整地保持着传统的原味,不正是最特别的地方么。

  地址:荔湾区泮塘路东侧临建商铺1轴-3轴及C幢(西关世家对面)

  福来阁凌记濑粉

  “西关名店铺,濑粉我改造”

  荔枝湾涌自从“揭盖复涌”之后,泮塘路的食肆随即火爆起来。“食在广州,味在西关,源于泮塘”的说法在坊间早有流传,凌记濑粉在泮塘路名气很大,即使是下雨天,过了饭点,仍有不少人在排队等位。

  不大的店面门口上挂着的一副对联“西关名店铺,濑粉我改造”,透露出其濑粉不是完全照搬传统的做法。经过改造的凌记濑粉,最独特之处在于凌师傅选用高纯度的泰国优质米粉,杂质少,做出的濑粉色泽洁白。他家的粉还比别家的稍微要细些,也更顺滑,没有手工米粉的粗糙感。凌记濑粉的汤汁,浓而不粘,猪油渣、香菇、叉烧等佐料个头要大些,粒粒分明。配料,不用传统的萝卜干而用大头菜,有辣有不辣。整体口感,比传统濑粉丰富些。凌记濑粉的价格同样实惠,小碗4元,大碗5 .5元,分量却一点也不少。记者光顾时就遇到慕名而来的新加坡食客,独自一人来探个究竟,乘兴而归。

  地址:荔湾区泮塘路美食街(仁威庙牌坊对面)。

  西关传统手工濑粉

  朴素的店朴素的濑粉,有着本色的美

  朴素的东西往往更具有本色的美,位于荔湾区珠玑路的这家濑粉店,店铺非常小,没有一丝装潢,墙上仅贴着餐单和价格,开放式的炉具,简单的桌椅,连名字都那么朴实,就叫西关传统手工濑粉。

  这里的濑粉和它的店面一样朴实。濑粉从老式电饭锅里舀出,入口却能感受到它与其店面的共同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浓稠的米糊汤汁里猪油渣、香菇、虾米等配料一应俱全,与汤汁融为一体,很香浓。米粉比较绵软,没有机器制造的那种韧性,一入口就可以感受到其绝对是手工出品。萝卜粒比较香脆,弥补了米粉不够爽口的缺陷。这家濑粉价钱非常便宜,2.5元就有交易,最大份的也不过5元。无论是早餐、午餐还是消夜,老街坊们趿着拖鞋下楼带走一碗,充满了生活的平常气息。

  地址:荔湾区珠玑路45号(近梯云东路)

  ■名家论道

  小吃有广度和深度,刻铸了广州饮食的历史

  庄臣(著名饮食专栏作家、著名美食家)

  庄臣尝尽美食无数,但一提起广州小吃却不自觉流露出深深的情怀。他从小生活在西关,在他的记忆中,很多人专门去第一津吃濑粉,大家蹲在街边,歪歪斜斜立在那,大口大口地吃,这也许是他对小吃的最初印象。“小吃不是小事,自有其广度和深度,代表的是一个地域的资源、饮食习惯和一个世代的生活水准。”对于传统小吃的未来生命力,庄臣有自己的见解。人口的迁徙,文化的妥协致使传统的东西越来越少。他认为传统小吃未来可能会存在两极,有的人坚守风格,像香港的利园粥店,自有仰慕者摸索上门;有的会走连锁经营,做品牌,如上海的小杨生煎。文化需要商业的支持,但工业化、系统化常常对小吃是一种伤害,他提出需要拿捏对“味”和“利”的分寸,“要做出自己的素质,既要利,也要味,两者兼顾。”

  “越平民的东西越容易普及,小吃是一种最普及的饮食文化。”小吃刻铸了广州饮食的历史,谁都不能想象如果广州没有了肠粉、濑粉、粥,生活会变成怎样。

  ■微博召集令

  人人做“小吃带路党”,让小吃不再寂寞

  本报“小吃带路党,寻味大广州”活动已开始。小吃是啥?是味道,也是情感、风俗和文化;小吃在哪?在民间,在街头巷尾,在家门口。将店址、店名、价格和特色,以及小吃照片发至微博@南都吃喝玩乐,报料若被采用将获赠若干张代金券。

  下期征集主题:拉肠

  采写:南都记者 闫涛 实习生郑婷

  摄影:南都记者 黄皓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