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接访应成为大接访的终结者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2日15:18  金羊网-羊城晚报

  昨天举行的广州市区县和市直部门主要领导的大接访活动可谓盛况空前,有的市民更是漏夜等候领导们的出现。这样的奇观过去在购买稀缺商品时出现过,现在同样出现在领导大接访的现场,说明接访也是一种稀缺产品。

  由行政长官率领辖下部门领导接待来访群众,以前也叫现场办公。它的好处是,把相关负责人都推到守门员的位置专接问题皮球,而不是去当不断盘带又过不了人的低能球员。现场公开办公,长官担任裁判,媒体现场直播,让那些擅长互相踢皮球的官员无处躲闪,这就是吸引市民漏夜等待的魅力所在。

  大接访在问题堆积成堆之时,具有破冰和示范的意义,但如果把它看作社会工作的创新之举就牵强了。当问题积压到要大接访才能“隆重解决”,说明日常工作的无为、无能和无效,说明缺乏有效机制让人主动担当职责,这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在发达国家,似乎没有见过这种大接访。官员辖区要是出现需要大接访来解决问题,他们的官职早就不保了,也就是说,担当责任者在“现场办公”之前就会被民主程序“办”掉的。

  漏夜等待接访的人,大都有多次上访而没有得到解决、甚至没有得到回应的经历,于是他们把大接访看成“华山一条路”,再挤再难都要去攀爬。然而在现代通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为什么还要沿用这种最原始的面对面大接访?负责人若有真心解决问题,从一个电话、一封信件、一封邮件、一次网络浏览中,就能知晓并解决问题,完全不必把群众赶上大接访的“华山之路”。

  相信在负责人那里,这样的电话、信件、邮件不是没有,而是都成为有去无回的“迷途羔羊”。只有“迷途羔羊”太多时,才会把大接访看作最后一线生机,集群蜂拥而至。我们都知道细水长流的好处,知道水流不畅最终将囤积为洪流并泛滥成灾,但为什么不建立行政分流机制,却要不断地去当“抗洪勇士”?

  大接访应该成为大接访的掘墓人,它的最佳功效应是通过一次大接访,厘清责任并警戒矛盾上交者,让以后不再需要大接访。如果大接访还需要一而再再而三,就说明上一次的大接访是失败的,至少说明只起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作用。

  从市长到区长,大接访令人喜更令人忧。喜的是它表明广州的高层领导面对问题的决心,忧的是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管理理念,大接访将成为上访者的终极期待,成为拥堵不堪险象环生的“华山一条路”!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